第383章过度(2 / 2)

风气浓厚,也是才子辈出。

为了不耽误他的学业,刘华特地给他求了名师,刘瑜很听长姐的话,反正该玩的地方他也玩得差不多了。

眼看着到了夏季,再不努力,万一马失前蹄,那可就亏大了。

这次西南的雪灾,暴露出朝廷在救灾制度上的一些短板漏洞,追责是必须的,但查缺补漏更重要。

否则以后要是有什么特殊的自然灾害,其结果还是一塌糊涂,与现在没什么区别。

刘志与各部相关官员,以及秘书省、中书省和翰林院,共同召开了商讨会议。

因为有心朝着二元制君主立宪制靠拢,所以在行事方面,刘志就有意将这两年当成了过度期,让议会形式形成习惯。

说起来,之前刘志开朝会的方式就与此相似,一般他都采取了民主发言,大臣们可以畅所欲言。

作为帝王,他只是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引导言论走向,使得结果更符合自己的要求。

大部分的时候,臣子们商议的结果,都会得到刘志的支持,如果确实遇到他不赞成的事情,就会行驶他作为帝王的否决权。

除了形成内阁制度之外,与后世的二元君主制,已经非常相似了。

袁盱这些年来,已隐隐有百官之首的架势,虽然名义上他只是三省之一的大学士。

但实际上他行驶的权力,已经隐然凌驾于其他两位之上了,差不多成为大汉隐形的丞相。

由于历史原因,将来的内阁名称,肯定是以丞相命名,不可能搞出首相、总理之类的称呼来。

所以,朝中政治敏感度比较高的,早已从刘志的态度中嗅到了风向,不久的将来,应该会恢复丞相府的制度。

大汉历史上,官制变化很快,历任皇帝都喜欢随心鼓捣一番,因此,没人觉得奇怪。

因为萌生退意,刘志已经在学着放权,朝会的时候,都会让太子刘瑾来主持。

他基本上不会说话,只是最终结果需要呈给他拍板。

这种做法说起来很正常,按照正常流程,的确是应该如此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十分罕见。

大汉的历任太子,在皇帝殡天之前,基本上一直处于学习中,根本就没有任何决策权。

封建王朝对皇权的维护,到了变态的地步,许多帝王都对自己的太子心态复杂。

既希望他以后能够英明神武,又不希望他在自己活着时太高调,处于一种极度矛盾的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