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佯攻(3 / 4)

……………………

扬州刺史王显贵和一干官吏站在内城城楼之上,眼望着外城乱糟糟的士卒和民夫,全都心内惶惶。

韩军从昨日下午开始用投石机轰击城墙,到了今日早上,南北两面的城楼和女墙被轰塌了大半,甚至有一小段城墙还出现了裂缝。

“使君,看来这城是守不住了。”别驾刘仁上前一步,向王显贵说道,“若不早作打算,贼军一旦破城,我等尽皆难逃性命!”

不想这话却触怒了迟宜,他指着刘仁斥道“刘别驾,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拿着朝廷的俸禄钱帛,不想着如何抵御陈寇,却时时想着献城而降。”

“你若再惑乱人心,我必取你项上人头!”

别驾和长史都是刺史的属官,其身份地位不相上下,但迟宜身兼寿阳太守,而且长史还可领兵出战,手中掌握着兵权,因此刘仁被迟宜一顿怒骂,却是一句也不敢反驳。

但在场诸官吏,又有几个能够做到与城共存亡?

“大敌当前,以和为贵。”王显贵有气无力地和着稀泥,“言培(迟宜的字),王子珩为何还在淮北逗留?难道他也怕了陈军势大?”

迟宜急忙道“下吏虽不知援军为何未至,但却知王子珩绝非贪生怕死之人。使君,这个时候,切不可三心二意啊!”

王显贵一向对迟宜十分器重,否则也不会让他担任“将军长史”这么重要的职务,将州郡兵马尽数委托于他。

此刻听迟宜这么一说,他也知道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再说这种丧气话,于是便点了点头。

“言培,守城之事我就托付与你了!”王显贵突然躬身向迟宜作了一揖,语气沉重“我等之性命,也尽皆托付与你!”

迟宜慌忙回礼“宜定不付使君重托,只要下吏有一口气在,定不会让陈贼入城!”

王显贵轻叹了一口气“外城已不可守,你和将士们退到内城来吧。”

“即便最终失守,下吏也要让陈寇在外城多流一些血。”

迟宜固执地摇了摇头“使君,王子珩绝对会来,下吏……一定会守到援军到来!”

王显贵听罢,却是不置可否,他深深地看了一眼长揖至地的迟宜,转身缓缓走下了城楼。

寿阳城内所有官吏,都将希望放到了援军身上,迟宜也实现自己的诺言,带着亲卫部曲督促士卒坚守在外城。

韩端的疲兵计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两日过后,守军已经是疲惫不堪。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援军不来,外城便肯定守不住,而迟宜却始终不肯放弃外城,他的目的,无非是想利用外城来尽量拖延时间。

城外的攻势不缓不急,但却一直不曾停止,守城士卒在紧张之余,还要承受不时飞过头顶的巨大石弹带来的心理压力。

已经有人趁夜悄悄翻出城墙向韩军投降。

“多守外城一日,我等便多一分希望,朝廷不会放弃我等,援军已经即将抵达寿阳!”

这两日来,穿行在外城各处的迟宜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几句话,而这几句话,也支撑着他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他有他必须坚持下去的理由。

作为一个汉人,在军政大权尽为鲜卑人掌控的齐国,他能够做到一州长史,首郡太守,这是绝大多数北地汉人都不能触摸到的地位。

但他为之付出的,是二十年的卑躬屈膝。

可陈军若是攻下了寿阳,他为之忍辱负重二十年才拥有的这一切都将成为泡影。

这是他绝对不能承受的事情,哪怕拼了性命,他也要阻止这种事情发生。

“王子珩,你这貉奴,到底在淮北磨蹭什么?”

酉时过后,迟宜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在数十名士卒的护卫下回到北城的临时住宅,心里暗骂着迟迟不至寿阳的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