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戏,你可以演《长坂坡》的主角,但是你玩不了《三岔口》更别提去演《十字坡》了。”
“听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我听你们这里的战士说,上次周大元那个二愣子打白旗镇的时候,安县县大队出去拦截鬼子从县城过来,李杂碎直接就对他们说,不要硬抗,阻击一个小时就撤……这也太那个了,用四川话说就是拉稀摆在!”
“这李杂碎的算计,要是你的三营在一个小时之内还解决不了战斗,你那派出的队伍才是拉稀摆在呢!是不是这个理?要是让县大队在那里死扛,要牺牲多少人?我现在的二营也就没有了!”田顺侥明显的不喜欢孙继和的话头。
“我看你小子是被李杂碎洗脑了,他能打能练兵这点我服气,可他不打硬仗的作风我不服气。”孙继和明显的也不愿意低头。
“你咋知道他不能打硬仗?我在分区看过他的档案,这小子可是没少打硬仗,长城会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这小子可都参加了,还能死里逃生,就这个本事我服气,我估摸着他现在的作战方式也是从那些仗里总结出来的教训后形成的。要是论作战经验,你可是不能把他当成新兵蛋子,我听说,这小子14岁就带着人跟对手肉搏了,他的那些鬼点子其实是打出来了。”
田顺侥其实还有话没有说,那天李久留下来跟司令员的谈话,作为参谋长他不可能不知道,而此次作战的目的在明面上是以“破坏鬼
子运输线拖住鬼子无法南下”为主,而实际上,李久是想为分区搞到更多的武器弹药和粮食,李久的着眼点是在未来,而不是眼前这一仗一地的得失,更不是要把鬼子的运输线彻底的掐断。真把鬼子的运输线彻底的掐断,鬼子非急不可,而自己的补给也将成为令大家头疼的问题,“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说起来挺有道理的,可做起来是那么容易的吗?你把人家的运输线都弄没了,人家就是造好了如何送给你?
吉田武作在自己的司令部里使劲地“扇宾”的给,打谁呢?从匡县跑回来的鬼子大队长亚司清章少佐,出去两个中队,回来的不到一个半小队。简直把吉田旅团的脸丢尽了。按照吉田武作的脾气,那个来自大阪的亚司清章就该切腹向天皇谢罪,就该直接到军部去谢罪。可亚司清章也有自己的理由,“敌人过于强大,二个中队不过二百多人,面对一千二百多个装备精良的八路军的攻击,他无能为力……”同时,亚司清章还反问上司,“我们多次求救,为什么在附近的帝国军队不前来救援?是不是打算就这样白白地牺牲帝国军人的生命?”
挨着吉田武作的耳光,亚司清章还能振振有词,不能不说也是一个奇葩。
在日军的部队里,大阪人向来以能言善辩和计算精准著称。日军第四师团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大阪师团”,这个师团几乎清一色的大阪人。据说,大阪是日本国内商业氛围最浓厚的地方,大阪师团士兵都是一些商人或者商人的子弟。
根据史料记载,大阪第四师团成立于1888年,士兵大多是大阪本地人,由大阪的菜贩商人组成,是日军中的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这支部队下辖四个联队,武器精良,堪称日军“精锐”。然而它成立没多久,“窝囊废”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日军。第四师团核心部队第八联队,因为在日俄战争中屡战屡败,获得了“败不怕的八联队”绰号。以商贩组成的大阪师团惯于“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他们对待上级下达的命令往往是斟酌再三才会去按照符合他们利益的路子干。据说,其内部有个三不要原则,第一,无谓的牺牲不要付出;第二,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第三,穷途的敌军不要追击。(这有些穷寇莫追的味道)。
事实上,第四师团并不是最窝囊的师团,相反,却是个很厉害的角色。而且出了许多著名的日本将军,阿布信行、寺内寿一、泽田茂、山下奉文等都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