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番外一 我们的那些趣事(1 / 2)

对了还有几件趣事可以和大家分享

在我们几兄妹都已年老时,我都当外公好几年了。

属华华成就是最高的,有一档专访老干部的纪录片,华华是受采访的嘉宾之一,记者为了拉近亲近感竟找来了当初宋阿姨給爸妈和我们三兄弟那场穿越古今画像原型的采访视频出来。

华华看了怔然了,许久反应过来,那年轻记者问:总理,当初这段视频是因为您的家庭和博物馆里的画像人物神似而受邀采访的现在回过头来看,是什么感触?

华华:恍若隔世啊。看到这一个视频就想起那时候我爸妈还在时的光景(有些哽咽)(工作人员递纸)谢谢;记者又大胆问:我们都知道,您是被养父母领养的,那么王爸爸王妈妈从前有没有什么趣事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

华华娓娓道来很多事,我和哥哥和妹妹们对于家庭都深受父母的影响,他们的恩爱程度是如今我们很多家庭都比不了的。记者:有哪些事是让您印象深刻呢?

华华缓慢说起了妈妈生病时候的事情……记者包括在场的观众听后都泪流满面,哭哭笑笑的。

台下的我们兄妹也是,华华的声音继续说起,我们就如同又回到了小时候,爸爸妈妈给我们读童话书,华华五音不全唱英文歌,小坤和我打架,诸多追忆的画面。

最后,记者又道:我们都知道王老先生和妻子张老夫人这些年就一直为家乡公共事业做贡献,先后建造了霞东孤儿院,丹霞城市建设博物馆,参与xx年抗洪,xx年疫情捐车捐物资……华华看着镜头道:我为我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们的关系早已经超越了血缘的粘稠,虽然我们不是爸妈亲生,可我们却比亲生的更亲厚更像一家人,能成为家里的一份子我深感荣幸。

彼时,我偶也会去滨江路花园坐坐,那里如今已成为旅游景点,城市旅游地标,这些年无数旅客蜂拥而至,时常把滨江路围堵得水泄不通,我和阿雪就去给花浇浇水。

小孙女有一回来了,看着头顶上长成庞然大物的龙眼树好奇说着:爷爷奶奶,这树多少年了?我打开扇子,一边扇风一边说着,这还是爷爷的爸爸妈妈种的呢!说起来也有八九十年了吧~那时候的爷爷才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呢,你太爷爷和太奶奶亲手种上的。

舟舟的小孙子小辉来到我家,某次把我一只明朝的瓷碗打碎,吓得哇哇大哭,舟舟很自责,回头就写了张支票给我,我笑着说不打紧~推迟了过去,舟舟也没有多训斥于他,可小辉依然连着不是发烧就是腹泻不止,生了一场大病,其实更多是吓出来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等到我领着小孙女去看他时,孙女不屑看了看他:装什么相,我爷爷都说了没关系又不是要你抽筋剥皮的,自己倒把自己吓出一身病来,真窝囊!!!她直气的跺跺脚,又连着训斥好多句,我听的都忍不住阻止,小辉看着灵儿,没过几日病就好了。

舟舟于是就说,到时把你这白白胖胖的小姑娘许给我家这混小子,也就灵儿能镇住他!

虽我们的后辈均资质平平,可小坤却在老年立下家训:人生在世几十年,家族上百年,时代变迁飞速,何有尽头,若亲眷不能克己复礼,勤勉自身携手共度,善学善用,眼下的经营,终究是黄粱一梦,随时可以倾覆。

后来的子孙里面虽未必有大成,到底多为诚诚恳恳之辈,能妥善经营好家族内外。

昕韵在研究阿尔兹海默症有成效,于四十五岁发表第一篇论文为——阿尔兹海默症记忆唤醒法。

里面详著老人愿意活在的记忆中,记忆短暂等方法论述,洋洋洒洒十几万字,当时文章一出反响很大,一时褒贬不一,始终质疑声大于赞扬声,昕韵一时被这种质疑声围绕打了退堂鼓。

我们三个兄长一如既往支持她,她大约也受到了鼓舞,仍然陆续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