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秦穆公,我师父因自幼爱玉,故名弄玉。我师父年轻的时候不仅姿容绝代、聪慧超群,在音律上更是精通,尤其擅长吹笙,技艺精湛,没有人能够超过她。”
“后来呢?”景幻雪连忙问道。
“我师父长大后,她的父王要为她婚配,我师父就对秦王说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女儿宁死不嫁。穆公珍爱女儿,只得依从了她。一夜,我师父一边赏月一边在月光下吹笙,却依稀听有仙乐隐隐与自己玉笙相和,一连数夜都是如此。”
“这是怎么回事呢?”景幻雪着急问道。
“你别急啊,听到慢慢道来。我师父很奇怪,就把此事禀明了父王,秦王于是派人按我师父所说的方向寻找,一直寻到华山,才听见樵夫们说有个青年隐士,名叫萧史,在华山中峰明星崖隐居。这位青年人喜欢吹箫,箫声可以传出几百里。秦王派出的人来到明星崖,找到了萧史,把他带回秦宫,我师父见他面如冠玉,还是懂音律善吹箫的高手,于是心生爱意就恳求秦王,成全自己与箫史的婚事。秦王应允,箫史与我师父成婚后,爱意缠绵,感情很好,箫史还教我师父吹箫学凤的鸣声,学了几十年,我师父吹出的箫声和真的凤凰叫声一样,竟然把天下的凤凰都被这声音吸引下来,于是秦穆公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凰台,这就是凤凰台的由来。箫史和我师父住在凤凰台上,整日做笙箫合奏,一连几年不饮不食,亦不下台。终于有一天,二人笙箫相和后,竟引来金龙紫凤,箫史乘龙,我师父跨凤,双双升空而去,来到如意洲,经过仙界尚尊点拨之后,位列仙班。”
景幻雪笑着是哦道“怪不得你叫玉箫上仙,而且箫吹得这么好。”
“我师父最疼我了,他们俩收我为徒之后,就把箫姓和玉名都给了我,后来,我得到碧霞尚尊的指点,也是我师父多次请求尚尊的结果,我师父对我,真是视如己出,此恩真是永生难报。”玉箫上仙感怀说道。
月华如练,玄月如钩,在景幻雪和玉箫上仙的周围,成了朦朦胧胧的一片。玉箫上仙只觉一股甜香围住了他的身体,围住了整个天地,原来是景幻雪坐在玉箫上仙的身旁,靠在他的肩头。玉箫上仙轻轻握起景幻雪的手,不再说话,静静欣赏这迷人的月夜。
第二天一早,景幻雪对鹦鹉(景幻梦)说道“我和玉箫上仙前往洛阳拜见朱帝,你和吴伯伯去苏州剑派等我们消息。”
“姐姐可要一路小心啊。”鹦鹉(景幻梦)说道。
景幻雪对吴子清说道“吴伯伯,那就劳烦你带着妹妹去苏州剑派,一路多加小心。”
吴子清笑着说道“放心,我一定安全把二侄女送回苏州。”
鹦鹉(景幻梦)对玉箫上仙说道“你今后一定要好好照顾姐姐,要是你照顾不好我姐姐,待我幻回人形,看我怎么收拾你。”
玉箫上仙一笑,说道“哪能呢?”此时,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景幻雪,心说“我疼爱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对她不好呢?”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四人分成两队,一队向左,一队向右,彼此看到对方走远,直到看不到另一队的背影才各自赶路。
景幻雪与玉箫上仙鸳盟已谐,可称无憾。一路之上,玉箫上仙对景幻雪照顾有加,也不必多言。两人行了数日,已经来到中原地界,但见沿途十室九空,路上行人纷纷逃难,景幻雪上前询问,原来是幻梁大军与李存勖的晋军正在交战,退下来的残兵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当地百姓,深受其害。景幻雪与玉箫上仙越往洛阳方向走,所见之地,越是疮痍满目。兵祸之后,受苦的还是百姓。
这一日,两人来到一处村庄。他们刚想下马歇歇脚,忽然听到前面喧哗之声大作,人喊马嘶,数十名兵丁冲进村来,前面有一人高举大旗,上面写着“幻梁”。这些兵士冲进村内,就把百姓纷纷赶出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