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情也渐渐变得好了起来。
“这树林是人工种的,会不会惹上虫害呢?”
“应该不会,枣树是本地树种,哪怕发生了虫害,也有天敌消灭他们,损失应当不会太大。”方伍学了一些生物知识,便主动在沐阳面前“卖弄”起来。
“是吗?那就好,还是别让枣树离天然树林太远,我就是怕出问题。”
“晓得了,等会就下去叮嘱他们。”
枣树是一大看点,而远处那热火朝天的景象才是最吸引人的。
有了八路军的农贷,百姓在战时也不至于完全失去生存的能力,而作为回报,他们除了需要支付低额的利息外,还得配合八路军挑选优良麦种。
这一点沐阳无比感叹,自己比起其他八路军指挥员而言还是不如,他更注重工业产物,而晋察冀的干部同志们,都在为温饱发愁。
民以农为本,那些同志什么都不管,就只有农业最重视。
这次种下的,有一部分是边区送来的优良种子,有“南华一号”(荞麦)还有“蜀黍一号”(高粱)等等,都是劳动人民经验与知识的结晶。
沐阳拿起一颗种子,他很久没种过地了,看不出这些种子有什么差异。
其实种子就是果实,这些种子都是能吃的,与一般的饭食本质上没有差别。百姓们挑出里面个大粒满的果实保存,而那些干瘪的、颜色怪异的种子则是自己吃,来年耕种都是用最好的。
“这应该不是杂交作物……”
回想着去年开花时、丰收时的作物模样,沐阳如此想着。
现在的技术,大概率没能搞出高产的杂交作物,这些被边区干部们称为“优良种子”的,估计只是正常的作物。
杂交技术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努力。
理论就在那,沐阳也懂理论,可实践所需要的花费的时间可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也只有甘愿将身心奉献给土地的人,才会去钻研农业技术吧。
“管他呢,荞麦这玩意,见土就能活,只要撒下去,入秋肯定能收获。”方伍看沐阳沉默了,却是有些不以为意。
“是吗?见土就能活?”沐阳心里一动,难道荞麦比土豆还厉害?
这是不可能的,若是的话,这里的百姓肯定都种荞麦去了。
“能,它特点就是耐干旱,你手上这粒,应该是甜荞,撒下去就能长,而且长得特别快!”方伍以前就是种荞麦的,对此非常了解。
沐阳知道后,一点情绪波动也没有,而是平淡地问
“还有呢?”
“额……就是结的荞麦粒太少,种个几亩地还不够我一个人吃的。”方伍尴尬地挠了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