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 “理想家”蓝河(求订阅)(3 / 6)

,大多能够重复出来对应的器件效率,回购率很高。

从利润上来看,像聚合物给体和非富勒烯受体材料,这种成品的利润相对比较高。

因为它们的定价比较贵,通常在一克在一万块左右。

单体的利润相对比较低一些,定价从一千块一克到几千块一克不等。

最终核算下来,总净利润有4万多。

许秋算了下分红,4万多乘以20再乘以10,拿到手的分红,大概八百多。

e……

聊胜于无吧,还不如之前过来一天发的钱多。

不过,也很正常,毕竟许秋占得股份不多。

而且利润分红占比只有20,剩下80利润又投到公司生产中了,如果100分红的话,那就有4000块。

再加上这是第一个扭亏为盈的月份,之后如果能再把销量提升上去话,应该会好一些。

许秋还简单计算了一下收益率,假如只算蓝河出资的500W现金,月利润4W,一年十二个月,年利润大致是48W,年化收益接近10,已经算不错了。

其实,许秋也没想到蓝河光电材料公司这么快就能盈利。

按照他的预期,怎么也得运营一年以上时间。

他大致分析了一下原因:

一方面,可能是刚好赶上了自己掀起的ITIC热潮,购买ITIC相关材料的外在需求变多。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开光电材料公司的门槛比较高,而且利润上限比较低,所以竞争压力比较小,做的人不多,比较容易分到蛋糕。

开一家光电材料公司,需要有机实验室、器件实验室、表征实验室,还要招人,前期投入要100W以上。

而且很多都是固定资产的投资,一旦投资失败,相当于全部打水漂,比如像这种仪器设备通常很难二次销售,至少高校、研究所不太会买二手的仪器,都是买全新的。

最后或许只能低价买还给厂家,但厂家回收的话,原价10W的仪器,九成新的回收价可能就只有23W了。

另外,也必须要有一个懂行的专家来指导实验,不然前期乱合成一通,很多材料可能合成出来卖不掉,相当于浪费掉了。

蓝河的公司有他来指导,杨钦基本上都不用做市场调研,直接按照指挥进行合成就可以了,这一点也是非常大的优势。

当然,门槛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那么重要。

毕竟几百万对平常人来说是大钱,但对于资本来说,就是小钱,只要回报率足够高的话,立马会有一大堆人跟风。

但和科研相关的公司,只要不是有专利或者能够垄断的行业,大多数行业的利润上限都比较低。

因为盘子就那么大,很难做大做强,基本上只能往国内的高校、研究所销售,所以一般也没什么大资本入场。

看完财务报表,许秋点评道:“公司销售情况挺好的,和我之前的预期基本上一致。”

蓝河笑着说道:“那还要多亏许秋老弟的指点,杨钦整天在我这边提起你。”

许秋客气回了一句:“应该的。”

魏兴思把手中的文件放在一旁的茶几上,问道:“你们主公司的情况怎么样,刮涂机器一共卖了几台?”

蓝河想了想,说道:“现在已经卖出去的就只有魏老师你们那边的一台,另外还有三家有意向,但还没有正式的下订单、签合同。”

许秋问道:“有没有京航大鲍原友课题组的订单?”

“诶,有的,”蓝河表情疑惑:“你们怎么知道?杨钦和你说的吗?”

“噢,是这样的,”魏兴思主动解释道:“上周我们牵头举办了有机光伏的学术研讨会,会上鲍原友的学生说他们在做刮涂,问我们有没有推荐的厂家,会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