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引、热点文章,实时被引用次数已经达到38次以上……”
台下,孙一凡的导师万有声和魏兴思坐在一起。
他们两人的关系还不错,当初都是“青千”回国,不过万有声的科研能力比较强,是带着几篇《自然》大子刊回国的,现在已经评上了“长江”。
万有声看了看许秋,又看了看魏兴思,低声询问道:“你们组的这些工作?”
魏兴思摊了摊手:“主要的工作都是许秋自己完成的,我没出多少力。”
“厉害啊,”万有声竖了一个大拇指,随后感慨道:“感觉你们组今年能拿三个国奖啊。”
魏兴思神采奕奕:“那必须的,而且说不定是四个国奖,等下硕士那一场,我还有一个学生呢。”
“老魏你这还真是不谦虚啊。”万有声笑着回应了一句,他这次是为组里一个博士生和一个硕士生过来的,本来以为组里两个人拿国奖都十拿九稳。
但现在听了前面的报告,他感觉组里那个博士生不是那么稳了,因为那个博士生只有两篇Sall,一篇JMCA和一篇AFM,按照学校的算法就是一篇一区,三篇二区,不一定能稳进前八。
此时,台上许秋已经介绍完他的作,耗时两分钟左右,进入最后的成果展示页面。
许秋在成果第一页,也就是主要列举他一作文章的页面多停留了一会儿,然后切换到成果第二页。
最后,他又把PPT切换回成果前一页,说道:“以上是我国奖答辩的主要内容,请各位老师提问。”
台下没了声音,众人左右看看,都没有人主动提问。
最终还是周数学出面:“许秋同学,请谈一谈对于有机光太阳能领域的展望吧。”
许秋最近刚好在撰写《焦耳》综述,因此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就是送分题,他侃侃而谈道:“我认为有机光伏领域将来要实现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
洋洋洒洒讲了两分钟,直接把提问时间给消耗完了。
周数学点点头,评价道:“讲的非常好……其他老师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就请下一位同学吧。”
许秋也不知道周老师听没听懂,反正自己是讲的挺痛快的。
“谢谢各位老师。”许秋礼貌的鞠了一躬,随后直接离开401,到隔壁402房间取了电脑包,返回材一216,等待结果的公布。
国奖的评选还是比较迅速的。
在下午硕士生答辩结束过后,参与评审的老师们现场讨论,直接按照分数排名,给出公示名单。
除开装备院博士、硕士各有一个名额,且不需要答辩外,材料系硕士一共七个国奖名额,田晴分数排第二,成功获奖,博士一共八个国奖名额,许秋第一,吴菲菲第二,陈婉清第四,穆雪第八。
魏兴思组里四人入选国奖答辩,四人均以高分成绩获得国奖!
许秋更是以直博生新生的身份,斩获博士生第一名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