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只有段云一个倒霉蛋(求订阅)(2 / 3)

接下来的几天,许秋连续撰写文章,终于在周日把那篇半透明体系的AM文章给肝了出来,交由其他作者们帮忙修改。

他和魏兴思讲了一句,然后就把莫文琳放在了共一的第二位,魏兴思也没多说什么就直接同意了。

因为现在组里和龚远江的合作处于蜜月期,包括龚远江后面发的几篇AM文章,也都是带着许秋和魏兴思名字的,许秋和魏兴思并排在一起被放在了大约六七八九十作的这个位置,不过都没有挂通讯。

许秋手中的这篇文章,他和莫文琳是共一,后面排着有陈婉清、邬胜男、韩嘉莹和龚远江,另外还带上了新来的本科生徐心洁,因为她帮助莫文琳完成了一些实验。

这个工作满打满算,一共花了十天时间。

从零开始,花费十天时间完成一篇文章,而且这还是AM级别的文章,可以称得上非常之快。

当然,如果算上莫文琳代劳的实验,以及前期在模拟实验室中的时间,折算一下差不多是两三个星期左右。

不过,目前器件的重复性数据还不够,莫文琳在假期前后加起来做了20批左右的器件,还差10多批。

周一,简短的组会。

魏兴思还是没有让几位本科生参加,打算再考察他们一段时间。

吴菲菲有了两个本科生手下,现在实验的进度明显快了不少。

上周她的体系,器件性能已经提升到了10以上,达到了10.36,而且在使用热退火、溶剂退火处理后,器件的滞回现象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现在她一边指挥着本科生帮她做实验,一边自己整理文章。

对于大多数研究者来说,没有系统,在摸索实验的时候,就会比较麻烦,他们需要一步步的摸索,从最开始的什么处理都不做,然后逐步尝试各种优化手段。

不似许秋可以直接拿到最优的条件,节省下大量的时间。

段云继续整理“钴纳米线掺杂PVDF基体热电材料”的工作,进度八成左右。

这段时间,段云划水的幅度很大,一周时间文章进度只推进两三成,不过魏兴思似乎并没有想管他的样子。

孙沃从吴菲菲那边分到了半个小弟于娅,帮他制备基于苯乙胺、正丁胺有机间隔层的二维钙钛矿标准体系。

结果,于娅做了两批器件,器件效率居然突破了,从原来的8多一些,达到了9.37……

孙沃当时看到结果的时候直接:“喵喵喵???”

在汇报的时候,孙沃最怕魏兴思问一句:“这个器件是你自己做的吗?”

好在魏老师并没有那么做,还鼓励了他一句“做的不错”。

不过,怎么听着还是那么扎心呢……

除了器件结果外,孙沃自己又去拍了两组电镜SEM和AFM,找到了一些形态学上的证据,佐证之前从TEM中得到的结论。

其实,孙沃这个体系如果侧重于形态学,器件效率只要能说的过去就行,8还是9差别并不大,但他还是有些接受不能自己比不上一个刚刚进组没多久的本科生。

可再想想许秋、韩嘉莹,孙沃顿时释然了,魔都综合大学的本科生,不得不服啊。

田晴继续整理包括几种给、受体材料的激子结合能、激子扩散距离数据,并画了一些卡通插图,用来解释自己从实验结果中获得的结论,文章拟投ACSEL。

陈婉清这周六去了蓝河那边,又做了一批半透明、柔性、多彩、刮涂、全溶液加工的器件,器件性能略有提升,但还是没有突破到7、8。

现在主要面临的问题还是刮涂得到的薄膜厚薄不均匀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刮涂时的稳定性,她也在和蓝河那边的人进行探讨,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学姐IEICO4Cl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