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 / 3)

因而支持某种指令集的软件应用越多,这种指令集也就越有市场优势,新开发的微架构只需要兼容某种指令集,那么就可以很容易运行大量为其开发的软件。

但对于新的cu研发单位来说,他们想获得热门指令集的兼容授权是很困难的事情。

目前x86与ar的指令集授权是拿钱买不到的,想要得到都需要进行高水平专利交换。

拿到x86授权的几家厂商要么是拿的早,比如ad、cyrix、idt,要么是有高水平技术与tel交易,比如transta,以功耗控制技术同英特尔交易。

国内的研发单位自知不可能拿到x86授权,于是各自去找关系好些的其他授权方解决问题了。

如果大秦科技公司研发出技术含量高,用户体验好的指令集,英特尔等公司为了打击大秦科技,就会对华夏开放兼容授权。不得不说,生活就t的这么操蛋。

后世最著名的一个案例就是液晶电视,可能很多人还依稀记得,2003年的时候,买一个液晶显示器最起码也要3000多元。

但是到2005年,就只需要1000多块元。因为那时候,国内的彩电企业根本拿不到显示屏,像三星、lg、夏普这样的的液晶显示大佬都是从屏做到品牌,优先供自己的企业使用。

而台省的友达、奇美虽然只做显示屏,但是也基本被南朝鲜、rb的彩电厂商买走了,华夏企业不是拿不到就是价格特别高。

直到2005年京东方的“5代线”在实现了量产,这时候华夏才有了自己的液晶显示屏,外资品牌为了打压华夏自主研发,纷纷调整了原来的价格策略,结束了小尺寸液晶显示器的暴利时代。

对此,倪院士也有些无奈,苦笑的说道

“许总,以后别用您称呼我了,你付出的值得每一个华夏人尊敬。

等研发成功后,如果各方面性能确实不差,我就算不要这张老脸,也会求得管理部门的采购。”

许道微笑了笑,接着说道

“我还没讲完,指令集研发完成后,公司的开放方向不只是cu的微架构,还包括u图形处理器、ds数字信号处理器、is图像信号处理器等重要的模块。

可以说,在这个领域,整个华夏内我们一个盟友都没有,所以,不管是国家队的人,还是国内外其它公司的人,挖起来一定不要手软,我们的事业需要足够的人才。”

2000年开始,华夏就开始进行了3g的研究讨论,只是因为各种原因,3g的研究一直深陷困境。

于是在2001年,华夏提出了25g概念,为此也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从整个网络建设来说,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移动通讯,华夏的发展并不算晚,2000年开始一直都是重要的战略方向,关键还是水平有限,有点无奈。

在通讯界盛传这么一句话,团战可以输,高通必须死!高通,被誉为史上第一流氓企业。

高通的发展史,很多人可能并不是特别了解,其实在2g时代,高通在通讯领域就是一个弟弟。s是整个通讯领域的主流标准,而高通选择赌一把,将研发成本放在了cda上,但在当时,cda根本无法跟gs抗衡,高通一度差点倒闭。

直到高通的第一个救星出现,南朝鲜。南朝鲜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就在全球都不看好cda的时候选择了跟高通合作,一把将高通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结果这一拉,就拉出了个超级大流氓。

时代开启,cda的优势开始体现,这个时候,欧洲跟rb意识到问题,为了不受高通限制,搞了个n组织,推出cda,利用长期的基站优势以及尽可能的专利创新,想要打造自己的3g时代核心技术。

但他们却低估了高通的专利壁垒,高通在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