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掺杂情感因素来考虑的话,不得不说这一套有关婚姻的“加法”理论的确非常符合现实、贴近生活,合理且实用。反正我这个尚未深入考虑过婚姻、只是单纯地觉得相互喜欢着就可以走到一起的人,是认同且铭记下了它!
认同师傅建议的同时,其实我很想告诉他们自己藏在心里的想法——兴许我都不用等到26岁那么久,或许是今年、或许是明年...只要那个她能及时回来,自己就能原地找到想要的归宿了...
结束晚饭,回宿舍的路上见到垃圾桶时,我把身上穿的脏兮兮的工作服脱下来扔了——之前收拾、打包东西时候,知道还有用处,所以一直留在衣柜里没有丢掉。但是现在,是该扔掉的时候了!
......
离开的前一天,自己就待在学校没再出校门,踏实地再感受一遍学校的一草一木。早餐吃的是食堂一楼的酱香饼,午饭吃的是食堂二楼的干拌刀削面,晚饭吃的是宿舍后面小吃街的菠菜面——至于,食堂三楼的肉夹馍只能暂缓排到最后一天了!除了再挨个的品尝一下校内自己特别中意的美食之外,也没忘了顺路再逛一逛田径场、篮球场,看一看图书馆、教学楼等等所有存有回忆的地方!
翌日,回家的日子它来了。
上午,起床去食堂吃完东西回来之后,开始收拾最后的行囊——床单被褥一堆卷,拿去楼下回收摊换了10块钱;留着换洗的几身衣服稍微整理一下囫囵塞进了随身的背包里;书桌上已经连续运行多日的笔记本电脑,也终于可以拔了电源、擦一擦灰尘收进电脑包;洗脸盆、水桶等一些实用却没有回收价值,而且带走又不方便的日常用品就只能与垃圾桶相伴了...
大概是早上起得有些晚了。一顿收拾之后,时间已经临近中午。这时,已经回家数日的班长又出现在了宿舍(他家就在市区内,并不远),并且在宿舍吆喝:“没回家的中午一块再吃个饭——学校新开的那家自助餐厅!”“咋回事呢,又聚餐啊?”“班费还剩下不少,跟辅导员请示了一下,决定还是一块吃饭花了得了!”——得,又白“捡”一顿饭。
中午的自助餐,自然就不会像上一次聚餐那么热闹了。因为来聚餐的人数已然不多,粗略地一看,似乎已经不足20人了。也因此,像上次那样凑成好友一块嬉闹的场面显然也不会再出现了。所以,全程大家都是安静地吃饭、有一句没一句的找些话题聊一聊。简单随性地像极了一顿家常饭一样。
吃饱喝足回来的路上,我倒是没有忘了原本被排在当日午餐的“肉夹馍”。所有,还特地多绕了几步去到食堂打包了两个——当作是火车上的晚餐想必也是不错的选择!
再回到宿舍,可就真的没啥可干的了——没游戏可玩,电脑已经收起来了;没午觉可睡,床单被褥也已经被卖掉了。于是,只好去隔壁宿舍看他们玩游戏,或者跟着看看电视剧。实在犯困的时候,借他们的床铺再眯一会儿——想踏实睡会儿此刻就有些不可能了。一方面面对离别,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惆怅。另一方面,更主要是身旁的人或是看剧、或是打游戏太过热闹了一些!
等待的时间,似乎也可以过的很快。不过三俩集电视剧的时间过后,就到了该出发的时间了。毕竟是傍晚时分的火车,也不能出发的太晚,要不可就得误车了。
出发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事务要完成——自然就是告别。尽管每个小宿舍里多的可能还剩两三个人,少的已经有全部离校的了,但是“一贯”地告别流程还是不能少的——该祝福祝福,该握手握手、该拥抱就拥抱。连日以来,每天都要面对身边舍友、同学道别的大家伙似乎也早就习惯甚至是麻木这样的道别方式。
告别完毕,我回到自己宿舍去拿行李。下铺说送我去公交车站吧,我给谢绝了。理由则同样还是上次那一个——下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