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飞舞的纸片(1 / 2)

明末凶兵 怒江山 2149 字 2020-08-11

第223章飞舞的纸片

钱龙锡等人并不傻,可以看得出来,山西那边的事情是崇祯默许的。如今民间舆论一边倒,京城大街小巷茶余饭后都在议论这件事。

加征商税,按说是一件好事,商人有钱,多征点也是应该,比起其他的,商人三十税一真的很少了。可是只加晋商,不加江南,怎么看都有些不伦不类的。而这种政策,竟然出自堂堂大明中枢,朝廷到底想干嘛?就算偏向江南,是不是未免太明显了?

就在这节骨眼上,京城里突然下起了雨。不是真正的雨,而是一堆纷飞的纸。纸上的内容很有趣,尤其是一件事,让大家议论个不停。

去年陕西大灾,晋商组织了百万两白银赈灾陕西,相比之下,朝堂上那群中心爱民的好官员,捐款却是少得可怜。多的一百两,少的十几两,崇祯皇帝统计完,最后才凑出两千三百两的捐款。两千三百两,这就是那些官员们对陕西的心意。

工部尚书张凤翔捐银五十两,可是自家孙子满月,请客满月酒,竟大摆宴席,足足花费了五千多两白银。

纸上列举的例子,不胜枚举。京城百姓对外边的事情不太了解,但是张凤翔的事情还是很清楚的,工部尚书张凤翔两个月前喜得麟孙,大请宾客,从城西几座酒楼请去好几个大厨,此事京城的人都知道。就那场合,那流水席,五千两绝对不止的。

这下,京城百姓就有些不满了。这就是口口声声中的正仪君子?这就是所谓的廉洁好官?

陕西那么大的乱子,舍不得捐款,孙子满月酒,几千两花出去都不眨下眼睛。问题是,工部尚书一个月多少俸禄?并且,也没听说张凤翔在老家有什么大的家业啊,一个满月酒几千两白银,这钱从哪来的?

因为这些纸张的出现,朝堂立刻来了一场三级大地震。纸上的内容,半真半假,可这才是最可怕的,尤其是张凤翔等人的事情,刚刚过去没多久,京城百姓还没健忘到几个月的事情都记不住。市井之间,已经有人对此表达不满,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国子监有些不懂事的学生也跑出来掺和。

几十名国子监学子,自发的组织起来,在大明门外静坐,要求朝廷清查百官,惩治贪腐,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惩治贪腐?找几个小鱼小虾,杀鸡骇猴,做做样子还行,真要彻查,满朝文武能剩下几个?这些还是次要的,国子监的学生,那可是未来东林党栋梁啊,怎么攻击起自家人来了?年轻人不懂事,那些国子监负责人也不懂事?

事情越闹越大,内阁都有些压不住了。到底是谁在搞事情,大家心知肚明,肯定是晋商派人弄出来的事情。这些晋商也够狠的,内阁给晋商喂毒药,晋商转脸给朝廷送了一坨屎。

李标、钱谦益等人不得不下令京城各部张贴公文,解释纸片的事情,说纸上的内容都是某些人胡编乱造。为了增加说服力,还刻意抓了几个地痞流氓,说这些人是伪造纸张内容的人。

不过效果甚微,因为这样的纸张还不断地出现在京城大街小巷。

李标也看明白了,要是不把加征晋商税赋的政策收回来,这事情就没完了。可政策是内阁为首,六部统一同意的,现在收回来,那不是打自己的脸么?李标等人着实有些为难,这种自己打自己脸的事情,还从来没做过。

李标等人找过崇祯,按时崇祯,希望皇帝陛下能当一下和事老,劝劝宣府那边的人赶紧收手。可崇祯的态度很坚决,这破事懒得管。

想想也是啊,之前崇祯不同意,内阁六部还是要拟一道决议,现在骑虎难下了,想起皇帝陛下了。得,崇祯不管,李标只能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张北孙承宗手中。

李标现在能指望的就只有孙承宗了,希望孙老大人能顾及大局,劝那些晋商见好就收,当然,朝廷也会适时地把加征商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