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新增十万精兵?”
田峻一愣,旋即问道“子敬是说……徐州的十万江东主力?”
“没错。”鲁肃道“故主身亡后,张昭必率十万精兵投靠曹操。”
这就有点让田峻感到意外了。
在田峻想来,张昭早就应该回援丹徒来救孙权的,所以,蒋钦的炎黄第二舰队,也一直严密监控着长江。但直到孙权败亡,仍未见张昭回援。
关于这一点,田峻的想法是信息传达不畅,而导致张昭并没有及时获知孙权被围。
而关于孙权死了之后,这十万江东主力的动向,田峻也一直认为他们不会投靠曹操,因为,孙权虽死,但孙权的弟弟和孙策的儿子还在,尤其是……孙权的弟弟孙翊也还在。
孙翊能征善战,勇而有谋,长相也酣似孙策,被认为是“纯种”的孙坚血脉。
因此,当初孙策死前,张昭等人是想要扶孙翊为江东之主的,是孙策认为孙权极善权谋手段,“情商”非同一般,才指定孙权继任的。
如今孙权已死,在田峻看来,曾经力主孙翊为江东之主的张昭,必会率军投效孙翊。也正因为如此,田峻才在孙权败亡后,仍将蒋钦留在丹徒统帅三万炎黄第二舰队监控长江,以防张昭和程普率军回援江东。
所以,当田峻听到鲁肃说张昭会率十万江东主力投靠曹操时,田峻确实有些意外。
想了一下,田峻便又问道“江东三世基业,难道会因孙权一人之死而土崩瓦解?十万江东主力为何不是拥孙绍或孙翊为主,却要去投靠曹操?”
“张昭亲曹。”鲁肃道“如某所料不差,恐怕……早在半年之前,孙昭就已经与曹操虚与委蛇了,若非如此,我江东也不会如此……如此失策了!”
这就……有点解释得通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张昭确实是属于亲曹一系的,在赤壁之战前,张昭一直是主张投降曹操的,若非周瑜一力主战,那……祖国早就“和平统一”了,也就没有什么三国两晋了。
那时候,孙权能听周瑜的,主要是因为孙策曾有嘱咐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与曹操做战,属于“外事”,所以才听了周瑜之言而积极主战。
但是在这个时空,因为田峻的出现而导致了周瑜的早死,使得张昭没了周瑜的制衡,在“外事”上也同样握有了决定性的话语权。若是张昭乘机以为孙权报仇为由而鼓动江东将领带兵投靠曹操,那江东之战,确实会增加许多变数。
不过,如何应对这种变数,是后续的军事会议中需要讨论的。
田峻现在的目标,乃是处理这批俘虏。
想到这里,田峻便笑了笑,对鲁肃道“子敬明知张昭亲曹,就不曾劝谏孙权么?”
“自然是劝过的。”鲁肃叹了口气道“周瑜临终之前,亦曾劝过故主的,但张昭身为故主恩师,深得故主信任,所以,故主并未听从。”
这就是田峻想要听到的话。
要想鲁肃“背主”,首先得让鲁肃意识到孙权对他并非“以国士待之”,然后才能行挑拨离间之事。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孙权宠信张昭而轻鲁肃,便是这枚蛋蛋上的一条裂缝!
田峻心中暗笑,嘴上却一本正经地说道“原来如此,看来……本将一直想错了啊!本将一直疑惑孙仲谋为何会来趟这淌浑水,也一直慨叹周瑜死后,孙权身边再无智者。原来事实并非如本将所想,孙权身边有子敬这样的智者而不能用,却要去信赖张昭这样的亲曹之人,也是自取其咎,败得不冤。”
这话说出来,依旧是在给鲁肃台阶下——这是……第四个台阶了。
没办法啊,鲁肃这种人,崇尚忠义,须得帮他多找些“背主有理”的依据出来,让他“面子”很光鲜,“里子”上没有思想负担,才能让其欣然“背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