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正在消失的坎儿井(2 / 3)

探索丝绸之路 朱岚澜 3331 字 5个月前

蒸发、无污染的环保水利工程。有人将坎儿井比喻成,干旱农业地区的地下运河,与长城、运河并列,誉为中国古代“三大人工水利工程”。

美国人亨丁顿在其著作中说:坎儿井来源古代波斯语karēz,他认为发源于波斯,向西传播到欧洲意大利,向东自外里海地方传入新疆。

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所辖的托克逊县克尔碱镇,发现一幅岩画,专家们推断这是2300年前的文物遗迹,画面上刻有水系、井、泉,其配置形式,与坎儿井极为相似。

考古专家们认为,这是新疆先民们给我们留下的,新疆在远古时代,就有坎儿井的,最有力的实物证据。

虽然,我现在看到的坎儿井,大都是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又重新创造的,但是还是相信这项技术,是新疆先民们的智慧,而不是由中亚传入的。但在以后的沧桑变化中,被历史淹没了,中断了,失传了。

像这样的问题,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不乏其例的。例如东汉时,张衡创造的地动仪,早就失传了,我们只能在史书中知道,张衡有这个伟大的发明创造,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创造出第二个地动仪来。

曾经的火洲和伊州都流传这样一个传说,也是当地人民对坎儿井由来的一种解释。

说是有对兄弟放羊,突然遇到大风,刮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羊随风走,人跟羊行,到大风停止时,羊群已经走进戈壁深处。

兄弟俩望着天山,将羊往回赶,走了两天了还没走出戈壁,羊渴得走不动了,人累得走不动了。兄弟俩想,如果找到泉水了,羊、人就都得救了。

这时哥哥突然发现前面的一个断崖下有一丛芦苇长得十分茂盛,弟弟说:能长芦苇就有泉水,我们挖泉吧!于是兄弟俩就挖泉不止,一直挖到刀子断了,手指出血了,就在兄弟俩累得实在不能坚持的时候,一股清泉流了出来。

羊得救了,兄弟俩得救了。兄弟俩回到村上,讲了他们找泉的故事,村上的人就学着他们的做法,挖泉引水,浇灌农田。日子久了,形成了习俗。年复一年清淤挖泉,泉流源头形成暗渠。

暗渠长了,清淤出土不方便,人们就在源头打一口竖井,便于出土。暗流,维吾尔语音为坎儿。井,是维吾尔语的外来词。这就出现了“坎儿井”这个名词。”

度娘说,全新疆有1600多条坎儿井,其中的1100多条就在吐鲁番,年径流量达 2.94亿立方米;吐鲁番现有耕地面积70多万亩,其中有47万亩就是靠坎儿井的水来灌溉的。

坎儿井之所以能在吐鲁番大量修建,是与这里的地理条件分不开的。

首先,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克拉乌成山,为坎儿井了大量的水源,每当夏季来临,就有大量的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当水流出山口后,很快渗入戈壁地下变为潜流。积聚日久,使戈壁下面含水层加厚,水储量大,使挖掘坎儿井有了可能。

其次,吐鲁番盆地与北部和西部雪山有巨大的落差,这就可以沿地势引水,使得北部水源可以按地势向盆地汇聚,确定了水的流向,通过挖掘疏导,自流向盆地。

第三个条件是吐鲁番大漠底下深处的土层,主要是由粘土或钙质胶结的砂砾石,质地坚实,因此坎儿井挖好后不易坍塌。这种钙质粘性土不仅粘合性非常好,而且十分坚硬,正是这种特殊的土质,才使古老的坎儿井能保存至今。

虽然坎儿井历史悠久,但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兴建的。据史料记载,由于清政府的倡导和屯垦措施的采用,坎儿井曾得到很大发展。

在吐鲁番,每条坎儿井都是有名字的,有的以挖井人的名字命名,有的以动植物的名字命名,还有的以地理方位、水的味道等等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