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六节 一份军报,一份政报(2 / 2)

绛色大宋 晨风天堂 2195 字 2个月前

有军中司马发问:“何错,何罪?”

白豆子黑着脸,指着面前身高八尺的巡逻队小队正说道:“区区不到一百金兵,你敲战鼓聚阵,宛城军的兵命可以丢,脸不能。罚负重三十,连续十日十里往返。”

军中司马查了条例,遇小股金军靠近,顶到天就是发号示警,战鼓是金国大举来攻才用的,属于全城警戒的级别。

而之前,许多巡视的士兵连示警都不用,直接就迎上去把金兵打回去,或是再抓几个俘虏回来,只传讯给哨兵留意便是。

这份战报,刘过喜欢。

喜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看到了那消失了几百年的血性与骨气。

一个寻常的领百人的队正就有这样的气势,宛城军的未来是可以期待的。

纵观大宋立国二百多年,以前对辽的时候,边关士兵能躲就躲。后来对金国,边境的士兵能跪就跪。

这样的硬气,当真是几百年没听说过了。

当然,这一切要给钱皓桁记首功。

临洮城外对金国扢叉千户硬碰硬的一战,打出了血性,也让人把骨气捡了回来。

虽然战死许多真正的勇武精锐,却是值得的。

有着更多的勇武之士让临洮军、宛城军变的更强。

刘过手上另一份,这事刘过自已感觉很爽,但却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

刘仙伦回到宛城,在新年前干了一票大事。

他依旧摊丁入亩的规矩,征了登封县所属八千多亩田的税,还抓了抗税的人一百多个送去挖矿,同时砍掉了八颗脑袋,理由就是持械抗税。

这事,刘过认为干的漂亮。

但宛城军内部还有议论,并没有完全统一思想,因为这八千多亩并不是大地主、豪绅、贵族的土地,而是和尚的。

为这事,钱皓桁、辛弃疾,赵方、翟笱四人已经亲赴宛城,要给这事下了定论。

除了这两件正经事之外,还有一件不怎么重要的小事。

根据派到金中都的细作汇报,李喜儿狂饮三日,醉的几天几夜,然后独自一人坐在城头发呆了一整天。

刘过知道,这是真的伤心了。

好多钱。

预测不会低于八十万贯的损失,别说是李喜儿这原本就刚刚暴富的,就算是临安城韩家突然一夜损失八十万贯,都是断根骨头的重伤。

再说韩绛的船队。

曹若慕终于有感受到书中描写的南方了。

在船上,火炉就早不再使用,天气也越发的热了起来。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变化,昨个还能穿得住春装,今个就感觉到春装都热,窗外的风都是温热的,象极了夏天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