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家乐兴起(3 / 4)

买宋 参见大总管 2615 字 3个月前

光绪中叶之后至宣统三年(花部极盛,雅部极衰)三个时期的内廷演剧组织的相关史料进行了梳理。

他的书中分述了教坊司、南府、景山、升平署、本宫、外边戏班等不同组织的机构组成和待遇状况等。

这方面比较专业的论文有:李静《晚清王府的堂会演剧》指出“王府戏班”的称呼实际上包含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戏班。

一种是指由王府买来童伶训练,由王府出资蓄养,所有权属于王府,与晚明时期私人蓄养的家班相类。

另一种则是一些投靠在王府的职业戏班,它们自称王府班,实际上是借王府的名声来寻求保护,如同那些投靠官府的戏班一样,都是职业戏班为了在地方求得生存而采取的一种保全形式。

他们不属王府所有,但为了得到保护,必须为王府义务演出,有的还要给王府一些保护费。

像是李静另一文《戏钱与赏封——考察明清堂会演剧形态的别一视角》就有描述。

而对串客,也就是本身非伶人但是参加戏班演出者,比如柳湘莲之身份即是此类、清曲家,也就是只歌唱不化妆扮演,不穿戴行头,屏除锣钹喧闹之声的演员、票友,京剧界称串客之组织为票房,参加者为票友等的研究亦有一些成果。

张发颖先生在《中国戏班史》中便已有专章论及《票友、票房与乡间子弟会》,对历代的串客、清代的票房、着名票友及乡间子弟会(乡民业余自己组织的活动,如河北邯郸龙虎班、河南洛阳高跷曲子民间玩会戏班、河北石家庄保定一带子弟会等)的组织和活动形式进行了详述。

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第八章《明代的串客和清曲家》分“嘉靖以后的串客”,“明末金陵旧院(内秦淮南岸富乐院)串客”,“明代的清曲家(魏良甫、苏昆生等人)”

三节论述;第十三章《清代串客与票友》分“清代的昆剧串客”(包括苏州、扬州串客以及上海的清唱曲社等),“北京的京剧票房和票友”(列举了诸多票友下海成家之例,如汪笑侬、言菊朋等),“天津、上海的京剧票房和票友”三节论述,最后总结道。

“串客和票友处于观众与演员的过渡状态,这种生动活泼的艺术活动方式也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生存方式,不仅对戏曲发展影响深远,其文化内涵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

继续阅读

此外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书中讲述了明清时期昆剧清曲家、串客的活动;谢宜仁主编的《京剧票友》书中则对清代以来京剧票房的建设及票友的活动方式(如义演、节庆演出、纳凉晚会、竞赛演出等)进行了论述。

当然,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类型的戏班并非隔绝开来自成一体,而是互相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交流,因此学者们也敏锐的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如谭帆《优伶史》第二章《优伶的组织与培养》便论及“三种形态的联系和交流”,认为这种交流一方面是指人员的流动,如官方优伶机构自始至终不断吸收民间艺人。

而宫廷优伶也时常流散民间,家乐与职业戏班的交流则更为常见。

另一方面是指三种形态的艺术风格、艺术品味的交汇。

除了对不同类型戏班的概括性研究之外,亦有专门针对单个戏班进行的研究。

当然,由于史料所限,研究者的目光仍多数集中于京剧戏班。

专着有刘沪生、张力、任耀翔三人合着的《京剧厉家班史》对着名京剧戏班厉家班进行个案研究,详细介绍了厉家班的成立、戏路、特点、经营方式、演出剧目及师生传承的详细情况,使我们能够从中一窥厉家班之所以兴旺发达、久盛不衰的原因所在。

唐伯弢编着、白化文修订《富连城三十年史》对曾培养出大量京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