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的套路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古代话剧小品向大型现代话剧的转型。
同时专门研究某一时代“优语”的有南京师大刘丽萍在200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元杂剧科诨研究》,先略述了滑稽诙谐传统的历史溯源。
然后从作家、优伶、观众三方面对元杂剧“科诨”进行研究,涉及到优伶的部分提出观点曰:“优人作为滑稽艺术的追逐者、固定表演者,一直受到社会不公平的待遇。
可尽管如此,他们却坚持优谏的传统关怀时政;并且把轻松诙谐的科诨精神带到生活中,实现科诨的生活化。”
其研究对象以科诨为主,故而兼及了多个方面。
另外,厉震林先生的《论男性优伶的史学政治气质》一文亦对优伶讽谏权力的发挥进行了阐述,在以下性别研究专题中还将提及,兹不赘述。
并且在讥讽时政之外,“优语”还有一个旁支不可不提及,便是对名教进行讥讽,其中最为代表性的便是“弄孔子戏”。
而吴国钦先生的《中国戏曲史漫话》第12节即“杂戏人弄孔子”,此外还有蒋晗玉《历史上的“弄孔子戏”》和丁淑梅《唐代弄孔子优戏的俳谐意趣》两篇论文。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儒教之外,释、道二教似亦未曾幸免,如唐懿宗时期的优伶李可及以谐音双关之法讥讽孔子、老子、释家牟尼均为妇人的着名故事,在很多着作或论文中均被转载。
如吴国钦《中国戏曲史漫话》第13节“嘲弄‘三教’的名演员李可及”等。
而且张发颖《中国戏班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戏曲班社发展历史的专着,全书依据大量史料,从我国历史上的乐户制度、历代宫廷教坊组织、班家制度、名角挑班制等多方面对我国戏曲班社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探讨。
还从各时期戏曲班社的形成、演出活动、经营管理、艺人培养、班社的兴衰、城乡流动戏班等多个角度阐述了戏曲班社对中国戏曲的繁荣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将戏曲的文本传播和演出接受皆纳入研究范围,在数章中分述了元代明清三代的戏班情况,亦堪称一部通史。
此外,还有相关论着中的部分章节以及相关论文对一些特定时代的戏班进行了专门的探讨。
对戏曲前史时期“戏班”的研究,除了张发颖《中国戏班史》中《我国历史上的乐户制度》、《唐代宫廷散乐机构——教坊》两章有所论述以外。
包括谭帆《优伶史》第二章《优伶的组织与培养》以及孙民纪《优伶考述》中《掖庭》、《教坊》两节亦对从汉乐府到唐教坊的发展流变进行了概述,基本厘清了乐户的来源和社会地位、教坊的组成经过和成员管理等问题。
继续阅读!
对宋金元戏班的研究,张发颖《中国戏班史》中《以市民文化为基准的宋教坊与勾栏营业演出》、《金元家庭流动戏班及其演出活动》两章以及赵山林《中国戏曲传播接受史》中《元代戏班的构成和流向》一节均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张发颖从宋代发生的社会转型着眼探讨了两宋都城勾栏瓦肆中杂剧戏班的演出活动和营业方式,对金元家庭戏班的组织形式和演出活动及其对元杂剧繁荣产生的重要影响分别进行了论述。
赵山林也认为元代民间戏班的构成以家庭戏班为最重要的形式(如《青楼集》中所载的宋六嫂戏班,杂剧《蓝采和》、南戏《宦门子弟错立身》中出现的家庭戏班,戏曲文物如山西元代戏台基石对家庭戏班的记录等)。
并且指出元代戏班流动作场,主要在黄河中下游一线、汾河一线、大运河一线、长江中游一线活动。此外,季国平《元杂剧发展史》第三章《大都杂剧的繁荣》中专设《赵文益戏班》一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