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中最大的冤案。
至于萧观音冤案产生的原因,也辽臣王鼎在《焚椒录》指出:“自古国家之祸,未尝不起于纤纤也,鼎观懿德之变,固皆成于乙辛。”
“然其始也,由于伶官得入宫帐,其次,则叛家之婢,使得近左右,此祸之所由生也,第乙辛凶惨无匹,固无论。”
“而孝杰以儒业起家,必明于大义者,……然懿德所以取祸者有三,日:好音乐,与能诗善书耳。”
“假令不作回心院则十香词安得诬出后手乎,至于怀古一诗,则天实为之,而月食飞练,先命之矣。”
另外,姚从吾先生在《辽道宗宣懿皇后十香词冤狱的文化分析》一文中,谈到萧观音一案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文化方面的阴差阳错。”
他指出,“单就中原儒教的观点,或契丹游牧社会的观点,都是不可能发生的。惟有契丹接受中原文化以后,这些阳差阴错的事情,才会发生。”
此外,这场冤案所以发生还在于“契丹人秉性的暴虐与游牧民族立法的严酷”以及“契丹皇室有骨肉相残的不良传统”。
田广林教授着文指出,除了姚从吾先生所阐释的原因之外,导致宣懿皇后悲剧出现的直接原因还包括辽朝中晚期日趋剧烈的党争和道宗皇帝的昏聩失察。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总之,反正上述分析都非常有道理的,而从此次事件所涉及到的几个重点人物着手,我们认为可以把这一事件的原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
其中,主观因素包括萧观音,辽道宗二人的生活环境及其性格不和所导致的感情悲剧,客观因素则是辽道宗身边的佞臣和萧观音身边近侍的所作所为,造成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要知道萧观音出身于“一门生于三后,四世出于十王”的契丹显贵后族家庭。
据考证,萧观音为圣宗钦哀皇后之女越国公主耶律槊古同钦哀皇后之弟萧孝惠所生,并指出《辽史》中所记萧孝忠即为萧孝惠,只因“忠“与“惠“二字字形相近,所以才把萧孝惠误记为萧孝忠。
萧观音的父亲萧孝惠是辽朝开国功臣萧阿古只的五世孙,萧阿古只是辽太祖淳钦皇后述律平的弟弟,官至北府宰相,他的女儿为辽世宗怀节皇后。
萧孝惠的父亲萧谐里,又名萧陶瑰,官拜国舅详稳,赠魏王,母亲为齐国太妃,太妃有五子,长子日孝穆,枢密使兼政事令吴国王。
次讳孝先,兵马都总管,燕京留守晋王;次讳孝诚,大国舅兰陵郡王;次讳孝友,西北路招讨使,兰陵郡王;次讳孝惠,北宰相,殿前都点检,楚王。
女三人,长女日长沙郡妃,适同政事门下平章事,长沙郡王;次女日法天应运仁德章圣皇太后;三女为检校太师耶律元之妻晋国夫人。
其中,萧孝穆的女儿萧挞里为兴宗仁懿皇后。
萧观音的母亲耶律槊古为辽圣宗与钦哀皇后所生,据《辽史》记载:资质秀丽,礼法自将,初封越国公主,后进燕国长公主,终于秦越国大长公主。
在太平三年1023嫁与萧孝惠,父亲萧孝惠是一个汉化程度很高的契丹政治家,太平年间擢升为北府宰相。
因此这就使得萧观音从小受到汉化环境的熏陶,有了充足的享受汉文化教育的机会,她通经博史,工诗善论,无所不通。
不仅如此,萧观音还通晓音,再加上其“姿容端丽,为萧氏称首“,萧律,善书画观音是辽朝罕见的美貌绝伦,才华横溢的女子。
如此优越的家世,绝世的才华,超群的容貌,造就了萧观音高傲的气质和无与伦比的优越感,同时也形成了萧观音自信,坚毅的性格和仁远贤淑,刚正不阿的品格。
高贵典雅的萧皇后最讨厌和鄙视轻浮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