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4 / 4)

买宋 参见大总管 2398 字 3个月前

平时不去衙门,只是年终考核时去应付一下。

日记显示,李慈铭的年奉是135两白银和1200斤小米。

这些钱约合人民币元,月均仅1000元左右,以如今的标准来看,根本养不活一家子人。

可是日记又反映出他年支出2000多两白银,合人民币20多万元,这么多钱是从哪儿来的呢?

原来李慈铭在俸禄外,还有礼品、束修、印结、馈赠四项收入。

礼品主要是下属友人赠送的茶叶、烟草、果品、地方土特产等实物。

束修是他在书院学堂讲学的兼职收入。

清代时,地方人等到京城各大衙门办事,要请担任京官的同乡证明其出具的材料属实,为此需要这位同乡出一份盖了章的保结文书,称为印结,这样可以得到一笔钱,称为印结银。

这笔钱由衙门统筹,每月分发给官员们,按惯例,地方官进京时要给京官送钱物,冬季称为碳敬,夏季称为冰敬,其他季节称别敬,这就是馈赠。

李慈铭的日记显示,这四项收入达2861.2两白银,收到的实物还不算在内,而他的俸禄只有这四项收入的二十分之一。

有了这些钱,李慈铭在京城租了大宅院,纳了小妾,平日的生活就是宴饮听戏,好不逍遥,而他还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中级官僚,一个平时班都不用上的闲官。

而且鉴于明代俸禄实在太低,贪官层出不穷的缘故,朝廷对高级官员,除了俸禄外,还有其他补贴。

晚清时,侍郎一级的官员,虽然基本工资只有200多两白银,可是仅“饭补”,也就是误餐费一项就有两三万两之多,合人民币两三百万,可见其收入之高。

……

……

……

买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