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可知,朱重八同志在制定官吏工资标准时并没有让官吏空着肚子干革命的意思。
相反,他认为官员“若将所得俸禄养家,尽自有余”。
以七品县令的工资标准而论,月薪是7.5石大米,年薪只有90石,与一品官员的月薪差许多。
但按照《醒贪简要录》的算法,也需要70多亩地、5个农民专门为之生产,光是挑那些稻禾就需要走1000多里地,所以,很难说这个工资标准低得让人无法接受。
若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评价方式,一般可以用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消费支出总额来评价一个人的生活水准,系数≤20者为极度富裕、系数20—40的为富裕。
照明清时代的通常说法,一个人吃饭每天需米一升,每月需米三斗。
中国古代的家庭人口数据则显示,每户平均是4—5人。
县令月薪7.5石米,假如其一家是5口人,那么吃饭每月需米不过1.5石,仅占月薪的20%。
米是主食,假定其他食物花费与米的价值相同或稍低,那么,按恩格尔系数计算,工资可以使县令一家处在系数≤40的水准,因此他虽然算不上极度富裕,至少也应该处在富裕水平。
这么看来,朱重八同志当时制定的官吏工资标准绝不像顾炎武等人所说低得让人无法接受,反而算得上是“重禄”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是,明代官员生活拮据似乎又是事实,这里面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很简单,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俸禄标准执行不到位、物价上涨等等。
比如许多明朝官员领工资时往往并不能全部领到米,有时是折银、折钞、折布,官员就得不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实际数了。
像是明吏部尚书余继登在他的《典故纪闻》里记载:成化十六年,每阔白布折米三十石,然布极细者不过折银二两,而米遇贵,石值银一两,后又以粗棉布值银三四钱者支与,是粗布一匹,准银价三十两。
也就是说,朝廷可以拿三四钱的粗布,发给官员顶三十两银子的工资。
这种事情我不知道在当时是否经常发生,估计应该是很常见,因为身为吏部尚书的余继登记述了,说明朝廷对待官员的这种不公平的情况使他及周围的人反感,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而且最让人郁闷的是,不事生产的明朝宗藩亲王、君王等人的工资,和官员们比起来却非常高,简直能人比人气死人。
像是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公主及驸马二千石等,这还不算赐给的大量的土地。
明朝各宗藩居于封地,不让他们出来做官和做其它营生,生活所需靠国家俸禄和属于自己土地的收入,时间长了成为国家的一大负担。
而且明朝初期,官员致仕(退休)之后是没俸禄的。
据《典故纪闻》载,成化十五年,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杨鼎乞致仕,特赐敕允之,仍给月米二石,岁夫四名,先是,大臣致仕,未有给米拨夫例,有之自鼎始。
可知在杨鼎以前官员退休是没有退休金的,杨鼎有了,也少的可怜,堂堂的太子少保户部尚书(从一品),在任上时年俸888石,退休后才区区24石。
所以在明朝,你想要当清官的话,真的会非常穷,咱们还是以大名鼎鼎的清官海瑞为例。
海瑞任淳安县令一职的时候,工资经七折八扣,实际领到的是12石大米、27.49两银子和360贯钞。
需要说明一下,钞是明代发行的纸币,不过很不值钱,发行当年就贬值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能拿来擦屁股,还脏手。
所以仅以12石大米、27.49两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