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宋辽西夏的关系(2 / 4)

买宋 参见大总管 2219 字 3个月前

邀请和自己签了合约的辽国去一起消灭西夏呢?

不是不能,而是根本不可能,要实现这个,比让西夏不造反还难。

可以说在历史上,宋朝根本没有任何实力和现实利益去调动辽国的积极性。

尤其是让辽国为了宋朝的利益去攻打西夏。

能保证他不给自己添乱就已经烧高香了,和自己一起联手对敌,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以,宋朝人连想这么做的动力都完全没有。

原因也很简单,毕竟西夏这个国家的存在,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上来看,就是非常让宋朝头疼而让辽国感到高兴的事情。

这也是西夏在先抱辽国大腿,然后又反叛自立后,后者却没有执意消灭西夏的主要原因所在。

也是北宋中后期,两国开战后,北宋不惜动用大部分国家资源都要消灭西夏的主要原因所在。

如果大家还是感到不解的话,只需要看下当时的地图,就会明白西夏为何让北宋如此头疼了。

因为由于辽国和西夏的存在,宋朝当时的对外交通路线被全部被阻断。

这也就意味着宋朝对外贸易或者进口中亚等地的商品,都需要交纳过路税。

继续阅读!

怎么说呢,颇有点此树是我栽,此山是我开,要想打此过,留下买路财的意味。

尤其是先进的武器材料和马匹等战略物资的购买,很容易被两国分头卡主。

西夏的领地,一方面控制住了大半个河套地区,另一方面又截断了河西走廊。

等于是将古代中原两条最重要的外部技术资源供给线给霸占了。

如果再加上辽国控制了晋北的代道和更东面的幽云地区,就形成了一道完美的技术封锁线。

于是,北宋不仅无法直接同西域或中亚的商贩进行贸易,也很难直接引进善战的外族武士与先进的武器技术,比如战马和回回炮什么的。

北宋军队的战斗力羸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这个原因所促成的。

虽然很多人将宋朝的军制视为罪魁祸首,但武器技术的落后也是他们无法战胜边境敌人的要素之一。

于是北宋在立国不久后,便开始尝试打通幽云和晋北交通线。

像是宋太宗赵光义时期的两次北伐,都是带有这个目的的。

但最后因为发现自己和辽国的军事水平实在差距太大,就只能不了了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议和。

果不其然,后来辽国军队反攻上门,双方签订了强迫宋朝开放边境贸易的《澶渊之盟》。

宋朝反而因祸得福的拥有了固定的对外交流渠道。

虽然这一贸易渠道还是必须经过辽国之手,但毕竟还是聊胜于无。

在这样的背景下,宋朝终于开始重视以前自己不太上心的西北路线。

西夏建立之前的夏州、灵州等地,都是分而治之的党项部落。

这点倒是方便了宋朝进行贸易汲取。

加上还有一个处于敦煌的归义军集团,也非常希望与中原王朝保持良好联系。

要知道早期的党项人曾经与北宋关系尚可,然而,可恶的拓跋家族却横空出世。

从拓跋继迁到拓跋元昊,三代人不断投机取巧的吞并各种周边势力。

最后将宋朝的西北交通线全部切断。

也逼的宋朝必须在西北边境上保持一支庞大的军队。

加上已经在河北地区养着众多防备辽国的精兵,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如果宋朝不做掉西夏,就必须像对辽国一样,每年付出一笔获得贸易的额外开支。

除非他们愿意承受仅仅通过蜀地西北的边陲小城,去和青海的吐蕃部落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