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包括李师师和柳依依两人,也对李小鱼莫名的报以期望,很想见识见识,他一个出生江南,却才高八斗的武举生,又能写出怎样豪迈的边塞诗来。
当然,这对她们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她们平时很少唱边塞类的诗词,久居汴梁城内,都是唱的一些歌舞升平,莺莺燕燕的诗词,或是赞美才子佳人,或是描写山水美景,反正边塞诗这一特定风格的诗词,真的很少,几乎没怎么唱过。
此刻见得双方做出决定,纷纷开始动笔后,也是焦急的准备起来,在脑海中回忆起边塞诗的风格曲调,一会儿该怎样演唱,才能唱出那苍茫豪迈的风格来,而不至于闹笑话。
至于赵祯等人,则更是期待起来,赵祯是单纯的想见识一下李小鱼的才华到底如何,是只会写些莺莺燕燕的东西,来消磨时光,无病呻吟,还是也能驾驭住苍茫雄壮的边塞类诗词
因为在他看来,相比于其他歌词,边塞类的诗词更加的有意义,写得好了,不仅能在市井流传,也能在军营中传唱,能极大的激发出将士们保家卫国的满腔热忱。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其他的诗词的话,只能用来消磨时光,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不然他也不会把擅长此道的柳永给罢黜了,毕竟柳永就是最擅长写这些莺莺燕燕的东西,没什么用,在朝为官还不如在市井给人写词的意义大。
毕竟通过刚才那三首描写才子佳人的诗词,他也有些担心李小鱼已经被江南的富饶繁华蒙蔽了双眼,心里只有才子佳人,山水美景,满腔报国的热诚都是空话,高喊的口号而已。
现在倒好,正可以借写边塞诗来见识见识,他到底有怎样的雄心壮志,比之太祖如何。
毕竟一个心胸浅薄,见识短浅的人,是绝对写不出好的边塞诗来的,因为他的心胸格局达不到那个程度。
至于一帮文臣,则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觉得这场比试总算稳了啊,应该能胜了,因为他们中大部分人同样不相信,李小鱼一个还未及冠,别说是边塞了,之前连门都没怎么出过的穷小子,能写出多好的边塞诗来。
甚至他们是不由有些小小的埋怨,埋怨这群文举生之前在想什么啊,早该出这个题目了啊,是肯定能胜的,非要让这小子赢上一场,落一落自己的威风才高兴吗?
只有和李小鱼稍稍有过接触的包拯、文彦博等人,看着那一脸淡定,自信满满站在那里他,是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心中浮现出了一丝不妙的预感,总觉得,这场比试他们文举生想胜怕是没那么容易,稍不注意,又要阴沟里翻船了啊。
………………
提笔挥毫,随着这第二场诗词正式比试开始后,唐沐风等一帮文举生是直接马不停蹄的立刻动手,争分夺秒的写了起来。
毕竟对写惯了才子佳人,酒色美景的他们来说,要写一手很少写过的边塞诗,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好在他们中有几位来自西北边塞的举子,也有去西北边塞游历过的举子,熟知边塞的情况,是在一旁帮着出谋划策,指点江山。
这次,他们学聪明了,并没有各自为战,各写各的,而是大致分为了三个群体,唐沐风为首的一个,王安石为首的一个,曾巩为首的一个,三波人每波负责写一首诗,不为别的,只为集思广益,取得最后的胜利。
每波大概都是几十人左右的样子,都有熟悉边塞情况的举子,是群策群策,共同思考这首诗该如何些,如何落笔,如何遣词造句,反正是写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放反观李小鱼这边,则要寒酸许多,只有他一个人,连之前帮着他研磨铺纸的扬宣娘和杨金花两姊妹,为了避嫌,都退到了一边去,不敢上前打扰他。
这让得许多人是对他愈发不看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