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武将阶层三世家(3 / 4)

买宋 参见大总管 2452 字 3个月前

太过放肆,不然说不定早就打过来了。

除此,杨家将的这一代,便只有杨文广一个男儿,以及一个姐姐杨宣娘和一个妹妹杨金花,都是杨宗保的子女。

三大将门中,除了杨家将外,第二出名的,便是呼家将了。

铁鞭王呼延赞,同样为国立下赫赫战功,太祖亲赐呼家一根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大馋臣,为大宋朝的开国九王之一。

到了这一代呼家的领头人是呼延得模,有两子两女,呼延庆、呼延平、呼延梅仙和呼延采鸾。

不过因为得罪了太师庞吉,呼延家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再加上在满朝文官的打击下,几乎已经不在担任地方武将,只是担任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算是在满朝文武的眼皮子底下办事,时时刻刻都被看着,既无奈又憋屈。

排名第三的则是种家将,种家将属于后起之秀,并不如杨家将和呼家将那样拥有辅助太祖开国的从龙之功,但也不可小觑。

因为朝廷上的诸多文官大佬们一直在打压杨家和呼延家在军中的影响力,同时也一直在提拔新的武将来制约和分化这些老牌的武将世家。

钟家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有能力,还听话,所以总领西北政务的范仲淹一到地方,就大力提拔钟家的领头人种世衡,以他来制约总领三关军务的杨宗保,想要瓦解蚕食他手中的兵权。

毕竟现在还有这样强力的一个武将坐镇边塞,总领三关军务,麾下数十万精兵强将,实在是令满朝文官大佬难以心安,睡觉都睡不踏实,生怕发生点什么。

就比如现在,本来应该在边塞的种世衡,便是奉了范仲淹的命令,来回京述职的,向赵祯报告西北边塞的情况,顺便索要更大的权利,来分化杨宗保手中的兵权。

因此,想不到硕果仅存的三大武将世家在此刻联袂而来,不光一众百姓们震惊了,就连赵祯都是有些心惊,在这三大将门面前,当然,更准确的说,是在杨家和呼延家面前,他是不敢有丝毫托大。

至于钟家,还属于小打小闹,正在创业阶段,不用太过在意。

毕竟这两家可都是有太祖御赐的兵器,上打昏君下大馋臣,虽然更多的是说说而已,并没有谁真的当真,但是,还是让他头皮发麻。

因为要是真把这两家惹毛了,人家还就较真了,你是给他打,还是不给他打啊?

当然,更多的,则是对这两家的敬重,因为他们真的是为国尽忠的典范,有他们在,才有此时的赫赫大宋,不然,当年宋辽之战,没有他们挺身而出的话,现在指不定成什么样子了呢。

继续阅读

再加上赵祯本来就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千古第一仁君嘛,并不会主动找别人的麻烦,相反还有些小受性质,一直都是逆来顺受。

至于打压武将,很多时候并不是他的本意使然,更多的是大宋朝廷的潜规则和满朝文官的撺掇,让得他不得不这么做。

但他已经在极力平衡这两边的关系了,不然,依照那群文官的性子,现在哪还有什么杨家啊呼延家啊,全都赶回家去种红薯去了,还想带兵啊,还三关兵马大元帅,呵呵,天真。

可就算如此,他还是越来与难以控制住这种重文轻武的局面了,朝廷的天平几乎一边倒的向文官阵营偏去,此次范仲淹去西北总督政务,就是最好的例子。

因为范仲淹名为总督政务,实则是想把杨家手里最后的兵权也给收回来,同呼延家一样,将杨宗保给赶回来给个闲置养老,当什么三关兵马大元帅,最好老老实实给我养马去,好让朝廷诸公安心。

赵祯心里虽然跟明镜似的,却也无可奈何,因为文官阵营坐大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从太祖皇帝定下朕与士大夫共天下后,就注定了。

现在已成既定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