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继善公千古(2 / 3)

只是,我自认并非良才,却会不断努力,尽量不让天堂有知的外公失望。

……

关于,孝心无价。

外公与外婆的祖籍在辽宁台安,外婆17岁时,嫁给仍在读书的15岁外公。

后来,太外公举家搬迁,外婆的家人却搬迁至内蒙莫力达瓦旗。

结婚后的外公与外婆前往内蒙看望岳父,数月后,得知外太公病重,急需一封“介绍信证明”方可回家看望。

此时,旗里的领导们知道外公是文化人,百般留他教书,可碍于外太公病重,执意离去。

结果,虽然外公与外婆返回家乡,但中间的过程并不顺利——与对方发生争执与摩擦。

在外公眼中,教书育人固然重要,可与堂上父母的病情相比,俨然不足以比拟。

……

关于,封建迷信。

印象里,外公算是半个阴阳先生,在外婆的描述中更是神乎其神,令我很是神往。

一些人家的小孩招到脏东西,导致“浑身抽搐”、行为异常等等,便会找外公在黄纸上写符箓。

符箓,不同于“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一类的东西,以毛笔蘸红墨水,书写两张,睡前烧一张,睡后烧一张,次日必痊愈!

外公曾不止一次叮嘱,符箓内容只可在心中默念,不可读出,否则就不灵验了。

现实社会虽讲无神论,但关于迷信,不可不信。

……

关于,家训。

勤俭持家。

待人诚实。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

关于,外公的遗憾。

外公的藏书,我几乎全部看过,多半是繁体竖版黄页,古董级别。

外公比较喜欢买书,如今的我多半受到他老人家的影响,单单小说便有上千本!

在所有藏书之中,外公最喜欢《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却遗憾没有简体版。

我也买过这本书,仍是繁体版。

大胆设想过,圆了外公的遗憾,给他老人家一个惊喜,怎奈翻译古籍绝对是一项浩大工程,唯无奈作罢。

母亲身体极差,唯恐心脏遭受打击,我于昨夜凌晨自百里外返回家中,陪她、安慰她。

母亲想送外公最后一程,怎奈身体着实不允许。

今日上午,母亲回想外公与外婆的过往——

外公是文人,同样也是地主家的孩子,很是独裁,故而时常吵架,却从未与外婆分开住过,更没有在儿女家中住过一晚。

记忆中,母亲和两个姨,多次让外婆去家里住,外婆却说“不能去,你爸一个人在家不行。”

某一次,大姨杀了鸡,哭着挽留,都没有留下。

母亲说“在我的印象里,你姥爷只表扬过你姥姥一次,就是‘做饭在前面,吃饭在最后。’”

我有两个舅、两个姨,那个年代家里人多,基本家人吃完饭,一切收拾结束外婆才上桌吃饭,可饭菜基本被吃完。

如今,与外婆吵了一辈子的外公不在了,外婆哭的非常非常伤心。

风雨同舟,共度八十载白金婚!

如今,外婆高寿87岁,母亲非常害怕,没有外公陪伴的外婆会更加孤单。(原谅此刻已然泪流满面的我)

此刻,耳机中播放华晨宇的《国王与乞丐》,正如歌词说的那样——

抱紧你的我比国王富有

曾多么快乐

失去你的我比乞丐落魄

痛多么深刻

题外话

之所以写下《重生之关东匪王》这本书,多半与外公有关,因为里面提到了八角台——外公的老家。

遗世文章多灼见

平生事迹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