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见招拆招,反将一军(1 / 2)

从车站分开之后,宋式微直接回了家,杨弋直接打的去了集训营。

集训营离宋式微家不远,她跟他说要是找到机会溜出来放松一下,要记得联系她,让她尽尽地主之谊。

有了这句邀约和承诺,杨弋此次之行便也值得了。

之后他便隔三差五把宋式微叫出去,等到她实在把家乡能吃能喝还能逛的地方都给他介绍了一遍之后,委屈巴巴地说“我活了二十年都没把自己的家乡了解得这么彻底,托你的福,一个月的时间倒是把家乡里里外外给逛了个底朝天,我觉得我这个假导游现在可以功成身退了。”

就连家人都察觉到宋式微这个暑期不太正常,频繁进出,以前的她只要赖在家里了那就跟沙发黏上了,衣食起居、就连学习看书,屁股都要粘着沙发,更别提高频率地出门。问了她是出去跟谁见面,她只说不是周南,也不是许晓晓,而是一位“说了你们也不认识”的大学朋友,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愿多说。

弟弟一句“妈!姐她有情况,你们都不好奇的吗?。”

爸爸来一句“嘘!非礼勿问,非礼勿听,你们要给她留点空间。”

妈妈只说了一句“我稀罕你们开口闭口那点呐?搞得神神秘秘的。”

便把唠叨话收起来了。

这一天傍晚,杨弋把宋式微约出门吃饭。

宋式微“这方圆五百里该吃的、能吃的、好吃的,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你统统都吃过了,你选吧,你现在还想吃什么?”

杨弋“麻辣烫!”

“你真想吃麻辣烫?”

“想呀!”

宋式微不太能吃辣,这一个月也只带他吃过一次当地的老牌功夫麻辣烫,就当尝尝鲜,没想到他倒惦记着呢,于是她决定“牺牲小我”,成全他人,爽快地一口答应了。

来到了一家颇有人气的麻辣烫小店,店铺就藏身于街头巷尾,一如既往、扎扎实实地火了将近二十年。

小店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名贵的菜品,也没有笑得跟花一样的餐厅服务员,甚至连一块像样的招牌都没有。只有十几张桌子,两个灶台,一个食品挑选区,满地的竹签……就这样天天围着一圈的人,从早到晚,吃得有滋有味,汗流浃背。

宋式微和杨弋在自助食品区挑选材料,放满几个盘子,交给老板娘。

老板娘大大咧咧地问“帅哥美女!你们的麻辣烫汤底要微辣、中辣还是最辣?”

南方人口味相对较清淡,能适合不同顾客的口味需求,一直是这家店的一大竞争核心。

功夫麻辣烫简单地解决了可以按顾客口味调制的麻辣烫。一锅汤里解决,操作更方便,味道更佳。

杨弋“微辣的就好了。”

杨弋家乡的麻辣烫就只有一种汤底,辣到整个人都精神了的那种。

食物看起来娇嫩欲滴,闻起来浓香四溢,尝起来却是辣气浓烈,直至意犹未尽,不得不望辣兴叹矣。

上次跟宋式微来这一家,因为随口选了个最辣的,害得宋式微几乎所有的东西涮了一遍清水都无法入口,辣的嗷嗷叫,导致他也蛮愧疚的。

两个人找了一张桌子面对面坐下,宋式微开口“特地来吃麻辣烫的你还选微辣,会不会不够爽呀?”

“不能一味地追求过瘾,保命要紧。”

宋式微静静地看着他一脸正经地胡说八道。

杨弋娴熟地调起酱料。

他给宋式微加了豆瓣酱和料酒这些基础配料,又给自己加了满满一碟干辣椒和花椒,看得宋式微目瞪口呆、可望不可即呐。

老板上汤底,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

汤底是以七日以上的陈汤为之。用布襄包裹调料,浸入其间,致之于釜,待沸腾,再依次将蛋丸、肉菜等挑选的食材放入其中,待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