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切莫重文轻武(1 / 2)

李荨昆仍然不会忘记,自己如今有着大量的人手可以动用,所以,这些“原住民”就应该物尽其用。

我给你们安全的生活环境,你们就给我干活,这在后世看起来很不合理。

我给你干活,你凭啥不给我工资?

但是,这在李荨昆这里就很合理,你要工资?扔出去,让他体验体验战乱的美好。

当然了,这的有些过了,事情也没到那个地步。

李荨昆只要一声令下,无数人都争着抢着给李荨昆干活,自然也不存在这种情况。

工作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但是人却一抓一大把。

不三州云云,单这徐州,如今就已经达到了四百万人口的数量,这也是李荨昆不得不加大粮草产值的原因。

扣去这些百姓的粮食,能够收上来的,也就堪堪解决如今二十万大军的粮草,这还不算是战时。

战时,就需要三州各地的世家大族支援粮草,当然了,这群人也很原因雪中送炭。

话回来,就这么一个徐州就四百万人口,抛去老、弱、病、残、孕、幼,往死往低了,那怎么着也有二十万壮丁“嗷嗷待哺”吧?

岗位就这么点,大家都想上,你还要这要那?不想要职位?可以啊!

你回家种地呗,反正人家州牧力压各大大地主,基本上给每个家庭都分了田地。

你种出来的粮食,官府也不坑你,全按市场价收,该多少是多少。

需求大于供应,那就没人闹事了,挂印离去,在李荨昆这里是不存在的。

而像专业性人才,李荨昆也不用怕他们走,他们根本就不会走。

李荨昆开明,同样也仁义,对于百姓可谓是十分的亲和了。

那些文士夸李荨昆都来不及,怎么会走呢?至于混军队,那就更要努力了。

官职就那么多,建制就这几个,凭啥你就能上,我就不行?

在军队,一切讲军功。

所以,只要李荨昆命令什么,只要给出一个大方向,提点一两句,那么这个计划很快就会实现。

一切,来源于李荨昆强有力的手腕,也就是军队,白了就是系统。

“好!我这就回兖州,亲自督促……黑科技的研发!”曹操满面红光,听的是热血沸腾。

汉朝早三十年若是能出此人物,还会因为粮食危机而发生黄巾之乱吗?

曹操不禁在想,我本来追求的就是下一统、四海归一,让下的百姓都过上吃得饱、穿的暖的生活。

或许自己耗尽毕生心血,也可以做到,但是……肯定不如跟着这位就是了!

李荨昆笑道“孟德你急什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诶?不对啊,当初不让你统帅一支军队,让你去当文官,你可是一百个不乐意啊。”

曹操笑道“舞刀弄枪的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还是让百姓实实在在的吃上饭的好!”

李荨昆突然脸色一变,严肃的道“武定国,文安邦,没有国那里有邦?诸位切记,莫要重文轻武。”

重文轻武的弊端,李荨昆可是甚至其害的。

虽然重文轻武可以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但是,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

一支不会打仗的军队,那有什么用处?

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家本来一个军营的然认识没多久,然后上级调令过来就要跟你拜拜。

之后换个军营还是这样,来回几次我懒的认识你,当然你也懒得认识我,这也就是史书上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可是这样,一旦战事爆发就会缺乏有效的指挥。

繁琐的制度就会导致将领在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