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角色”本身,都是非常重要的。
不重视角色的故事,可能精彩一时,但这样的故事却没有可以扩展的地方。
相反,角色塑造好的话,那事情就不同了。在另外一条世界线上,06版本的fate的故事并不好看,但这个动画却塑造了一个名叫saber的少女阿尔托莉雅。
或许有人不知道fate系列,但是在看到这个“saber”的时候,他们却都能够了解。
“呆毛王”在整个泛二次元的空间之中,都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至于故事?
知道“呆毛王”的角色里面,恐怕十个有九个都说不出对方在故事里面经历了啥,而在剩下的那一些角色之中,能够迅速说出“我王”究竟是在哪天购买了狮子玩偶,哪天和士郎补魔的,恐怕都很少……好吧,这些内容苛刻了一些,但不可否认,角色才是故事的灵魂。
故事是为了角色服务的。
无法创造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的故事,是很容易泯然众人的。
这些角色,或许温柔,或许狂气,或许暴躁,或许慈爱,但这些角色,都一定是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的。
就如时崎狂三,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所谓的“约会大作战”,但是那狂气的狂三,很多人就算是跟风,也能够说上两句。
“有些意思,但没有故事的话,你准备怎么做?不用故事塑造角色的话,这个角色的个性又如何呢?”
千佳知道森夏的意思,但是千佳也想要知道森夏如何面对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
角色很重要,但是千佳说的内容,也的确对整个角色的塑造有影响。
“嗯,我就是为了避免观众们对于角色的认知过于清晰了。正所谓雾里看花,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听到森夏的说法之后,千佳也陷入了沉思。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既然这样的话,在一开始就不去定义‘哈姆雷特’么?”
“正是如此。”
初音未来的确可以是偶像,但是初音未来却并非是一般的偶像。
“但我们究竟怎么做,不做动画的话,你如何培养这个角色的特点,还有热度?”
动画的放大效应是非常强大的。
如果有了动画,初音未来想要火爆,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但如果没有动画,那想要让人们喜欢上这个角色,就稍微有些困难了。
“不知道学姐还记得我们之前做的跑团的视频么?”
“啊,那种东西,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些类似galga的实况,或者是动态有声漫画一类的东西吧。”千佳点点头,表示自己能够理解。
“对,我们在做好之后,不是让人进行了配音,然后又经过了电子化的处理么?”
听到森夏的说话,千佳立刻就想到了森夏在那个时候说过的话——森夏那个时候,其实是想要打算采取电子软件的机械配音的,现在的千佳也想到了那天森夏的吐槽。
“如果我们将初音未来作为‘朗读者’和‘歌唱者’呢?我们所需要的,就是这些观众们能够用‘初音未来’进行创作。”
是的,这才是森夏的目标。
初音未来的日语是“初音ミク”读作“hatsuneiku”也就是“哈素银米库”。
在另外一条世界线,初音未来是在七年之后,也就是2007年的时候,由雅马哈开发的。
初音未来在一开始,并不是所谓纯粹的偶像。准确来说,那个时候得额初音未来,是雅马哈的vocaloid系列语音合成程序为基础开发的音源库,而这个音源数据资料采样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