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尽快好起来。可好起来又怎样?万一再次作,整个皇宫依然必须全面警戒!一时间,宫中人人自危,甚至渐渐传到了宫外,恐慌正在悄悄蔓延。
墨远清顾不上这些,他最挂念的是秋锦瑟,便不顾太医劝阻,多次前往探视,更时不时去探望年幼的墨天龙。可两人却一直高烧不退,身上的红疹更是越来越密集,已到了几乎看不到本来肌肤的地步!随着病症的加重,两人也越来越虚弱,尤其是墨天龙,连哭声都有气无力,随时可能魂归天国。
不知是因为太过忧急攻心,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还是频繁探视秋锦瑟母子给了传染病可趁之机,一天半夜,墨远清起了高烧,红疹也成片成片地冒了出来!
消息传开,百官登时陷入了恐慌,对秋锦瑟的谴责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有人提出将他们母子逐出宫外,赶到荒无人烟的地方,任其自生自灭。
墨远清当然绝不可能答应,当众怒说要动他们母子一根指头,除非踏过他的尸体!这时,秋锦瑟突然让大内密探传了话来,说她自知罪孽深重,愿自我放逐到蛮荒之地,以免连累更多无辜。
秋锦瑟的表态让百官深感欣慰,再次上书请求墨远清将其驱逐。可惜墨远清爱妻心切,死活不肯答应,双方一时陷入了僵持之中。
可这种僵持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墨远清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很快就陷入了昏迷,太医已数次委婉地表示,皇上可能离驾崩不远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墨天龙同样病重,且只有三岁,为了不让赤日国陷入混乱和恐慌,百官经过商议,一致推举镇国公墨远江出来主持大局,以定民心。
墨远江不但是镇国公,更是先帝第二子,墨远清无法坐镇,由他来支持大局顺理成章,当然没有人反对。何况局面如此危急,他也责无旁贷。
墨远江也知事态严重,立刻拿出了镇国公的冷静决断,将朝中事物处理得井井有条,果然令人心大定,局面得以暂时稳定。
但是很可惜,墨远清的病情依然在加重,秋锦瑟和墨天龙也丝毫不见好转,不过幸运的是,因为隔离及时,没有新的感染者出现。
尽管如此,百官还是再次联名上书,请墨远江将秋锦瑟驱逐出宫,彻底消灭传染源。
墨远江却表示反对,说皇上对秋锦瑟用情至深,绝对不会同意。如今他已陷入昏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驾鹤西去,他作为弟弟,实在不想让哥哥死不瞑目。所以,他要让秋锦瑟在宫中休养,希望她尽快好起来。不过他会做好严密的防护措施,绝不会再让任何一个人被感染,否则他愿意人头落地,以死谢罪!
百官闻言,都被这份兄弟深情感动,也不好再强行驱逐秋锦瑟。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墨远江越将秋锦瑟和墨天龙严密地看护了起来,也就是没有人愿意前往探视,即便有,也绝对见不到她。
就在众人都期盼着皇上尽快痊愈的时候,幼小的墨天龙终于支撑不住,在高烧之中痛苦地离开了人世。担心秋锦瑟悲痛过度支撑不住,墨远江严令不得将此事告诉她,一切等她痊愈之后再说。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秋锦瑟虽然半步不能离开,却并非真正与世隔绝,何况作为母亲,她每日最牵肠挂肚的就是年幼的儿子,到底还是从送饭的宫女眼中现了不对劲,很快逼问出了实情。
得知爱子惨死,秋锦瑟悲痛欲绝,再加上本来就病得十分严重,竟然一口气转不过来当场昏倒,就此与墨远清一样陷入了深度昏迷之中,再也不曾醒过来!
数日之后,秋锦瑟先支撑不住,在昏迷中离开了人世。不知是不是因为娇妻爱子双双离世而生无可恋,仅仅一盏茶的时间之后,墨远清也停止了呼吸,死时全身的红疹依然未曾消退,可谓面目全非!
皇上皇后太子竟先后离世,消息传开,举国悲痛。可还是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