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变化多端,惨烈的价格大战一触即发相似,华国汽车汽车市场这两年同样风云突变,国际汽车巨头先后登陆,而与此同时新生力量也开始崛起,原因就是当初制定的发展规划起了作用。
华国汽车产品发展规划确定的一强三大三小原则,到了93年,六个有资格合资的企业全部已经完成了合资。
长汽最后选择了丰田,而没有选择美系造车企业,这也是情理之中的选择,两家的关係很好,80年代丰田瞧不起长汽,但是现在也只能捏着鼻子跟他们合资了,要不然连华国的大门都进不来;
也许等一段时间,华国会放开新的名额,但是早一步、晚一步能一样吗,看看现在的大众,就知道早来华国的好处了。
这样一来,最后一个名额中汽则只能留给美帝,美帝当然不喜欢藏在大山深处的中汽,可是没有办法呀,名额有限,爱来不来,最后通用咬牙答应了华国的条件,抢先完成了合资。
所以此时中汽的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与华投苏俄共同投资搞了三年的重车厂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而进口零部件组建的几款重车已经销售了一年多,on子的重车厚实耐操,价格便宜,所以囊中羞涩的华国企业非常欢迎。
这样一来,中汽就拥有了完整的商用车和特种车生产线,轻型和重型汽车都有涉及,要是能儘快搞定轿车的合资,那就更好了。
但是中汽也有一个超级da a烦,现在这重车厂的外资方到底是哪一家?当初协议签署的是苏俄,苏俄完蛋后,在国家上代替苏俄地位的是大毛,问题是重车厂用的设备专家都是从白毛那边过来的。
苏俄分家之后,大毛和白毛为了这个重车厂就开始吵架了,两家都认为自己应该继承这家重车厂的股份。
大毛和白毛都看到了华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两家谁都不让,吵吵了大半年,也没一个结果,不过几方的态度都很坚定,这个重车厂一定要办下去,所以两家吵归吵,但是合资厂的合作一直没有落下。
而就在这段时间,华国人静悄悄的从苏俄专家那里学到了不少技术,你们吵吧,吵得越久越好,你们的精力放在这方面,我们就可以做别的事情了。
只不过六大合资厂定下来之后,也有不少的麻烦,首先第一个说no的就是拥有悠久历史,曾经在汽车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福特汽车,此时竟然来不了华国,这是骄傲的福特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所以两国最惠国贸易谈判的时候,老美就加入了华国汽车工业开放的问题,这只允许六家合资厂三大三小的战略瞎扯淡,凭什么呀,我们的福特也要进来。
另外华国人还要加上强制技术转让的条款也不能接受,我们要自由自在的进来。只不过这几年华国人当然也不傻,这几年合资谈判也得到了不少技术,虽然关键技术拿不到,但大大小小的造车厂总体技术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而作为技术谈判方的汽车总公司既得了实惠,又有面子,技术换市场战略,在此时可以说执行的相当完美,华国当然不愿意改变既有的政策。
所以华国人对此坚决不让步,这样吵吵了一段时间,华国人就提出他们对高卢人很不满意,要不我们赶走高卢人,然后让你们合资。
不过你们的技术转让还是要给得,总不能为你们破例吧。还有一点你们那个兼并了ac的克莱斯勒也得努努力,把更多的零配件转移到华国生产。
见有缝可钻,美帝最后无奈也让了一步,没办法先进来再说,要不然这么拖下去市场机会就丢了。
所以就在1993年初,华国对合资企业提出了国产化指标,目标直接指向北汽和广汽,克莱斯勒早有準备立刻开始响应,而标緻的反应就明显迟钝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