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食的最后冲刺。张衮却继续上前,别看是咬了,就算是这条近百斤重的大狗,撞也能把张衮撞死。原本卫健是非常害怕的,可是看到张衮上前,马上就要葬身狗嘴,急得大叫道“张大郎回来,快回来!”
可是张衮却像没有听到卫健的呼声一样,作为辽东汉人,对于生死的经验来说,那简直是太丰富了。无处不在的威胁,让他们不得不时刻戒备着。与严寒恶劣的天气斗,与蛮横无理的鲜卑人斗,还要与扶余、高句丽甚至东胡诸族斗,没有办法,谁叫汉人的地位最低呢。
这时,张衮的步伐站得极稳,等到巨犬冲到近前,张衮的身子忽然一闪闪到一边,腰部一弯横一轮。正正地砍在巨犬的后脖子上!那巨犬却暴吼一声,前身匍匐后臀翘起。
仔细一看,巨犬的脑袋已经软倒了下来。将近四尺高的巨犬,一刀差点被砍掉脑袋,纵然如此,巨犬还是死了。
似乎是张衮激起了众学生的血性,他们一看张衮如此,也纷纷镇静了下来,虽然还有数十人想逃,可是却有十几人提刀或举枪向恶狗冲去。或是用刀砍,用剑刺或是用枪矛捅,反正依靠人多力量大,那十几条恶犬都被虐杀一空。
总算没有让冉明绝望,这些学生,还是慢慢稳住了阵脚。还有几个被恶犬吓得扭伤了脚,好在没有人被咬伤。
接着冉明又让人放了二十几条恶狗,这下这些学生没有给恶狗擦身的机会,就连吓得已经哭出场的崔宏都命中了一箭。尽管这一箭或许是瞎猫撞到死耗子,居然意外的射到了狗的臀部,可是仍让崔宏兴奋的大声吼叫着。
至于后面的马和猪,也没有给众学生造成什么伤害,被杀掉的狗和猪、马都没有浪费,直接进了众学生或麒麟卫士卒的腹中。
当晚众学生大吃大喝一顿后,冉明高调宣布,军训结束了。然后给他们每一个人颁发了一个告身。
“谒者,怎么会是谒者,难道要把我们阉了送进宫去不成?”张衮拿到自己的告身,满脸悲愤的道。
卫健认真的解释道“张兄所言缪矣,所谓谒者也是使者的别者,并不是中宫谒者。你没有看到我们的告身都写着谒者中大夫吗?这虽然只是九品流官,不过却是为天子张目,使为爪牙耳。”
其实魏国的官制就连冉明也没有弄明白,虽然魏国官制大都承袭汉制,却部分采取了晋朝官制。如九品定品制度。这个谒者中大夫,其实就是冉闵特批的一批恩赏官员。九品,算是官员内的最低品了。尽管是最低品,却是流内官,就是后世制度内的公务员。
到了晚上,冉明让人给这些学生送来了量身定做的儒袍,清一色的宽袍缓袖,这是冉闵当初从曲阜孔门请来的圣门样式,这是最正统的儒门学袍,分为礼、乐、书、数、射、御六种不同的款式。
汉服和儒学一样,一直被后世诟病。事实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汉人华贵、美观、大方、端重,但是常被指责为不方便。无论生活还是生产都不方面,所以汉服才被历史淘汰。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是出席各种祭祀、礼教,自然要着深衣。如果是骑马射箭,自赵武灵王晚胡骑射,汉服就有了劲装。当然汉服从汉人身上消失,其实也是和清朝入关有关。
满清用易服剔发的方式逼着汉人改变自己的传统,久假成真,结果汉人就这样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即使影视剧中,除了鞭子戏,还没有哪一个朝代的服装会不出现错误。这是中国的悲哀。
就连冉明也是有意无意弱化儒家的影响。
冉明的政治主张是尚武,百家争鸣。王猛虽然看出来了,在冉明成为太子之后,王猛就忍不住的向冉明建议,让冉明尊儒。
冉明道“使儒便养已如羊,不如崇武使民如狼。”
王猛则道“殿下大误,尚武与尊儒根本就没有冲突。”
冉明反而迷惑了,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