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老倌儿与1991年的电影业(3 / 3)

在其身上呈现出来。

“成厂……”

“喊我老成就行。”

“那您也叫我阿祖就行,小吴也行。”

“那老哥我托个大,喊你一声小吴?”

“应该的……”吴孝祖笑着自己给自己倒满酒。

不说其他,对方年龄在这摆着呢。

老前辈喊一句‘小吴’,不寒碜。

“小吴,咱爷们今天在一个锅里吃肉,不说金风玉露,那也算是一见如故吧?”成志古挂着老成憨厚的笑容,笑吟吟的端详着吴孝祖。

“在电影上,你是如今华语电影在国际上数一数二的头面人物。对于华语电影的贡献不用我多夸…”

“全都是分内之事。”吴孝祖端着酒杯,“老成你才是业内前辈。我听了老田提起过,《霸王别姬》能够立项,您出了不少力,该我敬您。”

嗯?

成志古看着面前变客为主的吴孝祖,心里一嘀咕。

这年轻人~~~

果然不一般。

“行,这杯我喝。”成志古笑眯眯的喝了杯中酒,“不过,我也要敬你一杯。”

说着,亲自起身给吴孝祖满上。

“我自己来……”吴孝祖急忙起身。

“都一样都一样,我也是厚着脸皮有事相求,所以说什么也要我敬你一杯。”成志古打开天窗说亮话,根本不给吴孝祖推诿打太极的理由。

无奈,吴孝祖抿着笑,一手握杯,一手托底。

“电影界的体制改革已经讨论十几年了,从文哥的时候就提起过,但从来没有触及过要害。更谈不上从计划经济之中解放出来。”

成志古目光通明,“解放后,我们把好莱坞电影当做帝国主义的文化侵袭,一夜之间通通赶走。然后一股脑学***哥。

可以说,如今中国电影机制是受到老大哥的影响并且参考他们的模式发展起来的……制作、发行体制皆是如此。

弗拉基米尔同志说过,电影是最广泛、最具有生命力的宣传工具……

如今在广大海岛、山村全都有最广阔的电影放映网,这哪怕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把电影文化从城市普及到农村,使一部影片能够拥有数以亿计的观众。这是历史的进步,其地位与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但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

由于我们之前不注重市场经济,否认价值规律,所以,从未承认作为观念形态的电影是商品。

讳言电影市场,视票房价值为异端,这就注定了这个模式必然是产销脱节的,现在看来,具有相当大的历史局限性……

转换经营机制的根本在市场,而市场内,制片体制当然也需要做根本性的改革,但最需要研究的是发行机制…这是我入职北影以来就和领导们打的包票。

这是我的责任所在,我当仁不让。”

这一句当仁不让说的很平淡,但听在在座几人耳中不亚于惊雷。

端着酒杯的吴孝祖第一次看了看这个老倌儿。

呵~

吴孝祖忍不住露出笑容。

1991年,这个国家还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一群怀着无比热情的人已经投入到各个领域和行业之中,用自己的热情去温暖这个国家。

我本港岛电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