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悄悄交待,伙计笑呵呵迎上来。
“各位客官,昨天就有人写了首号称大宋第一的长诗。”
这下轰动起来,连在外面的路人都跑进来看究竟,伙计趁机卖酒。
有人先看到字,说“先不说诗如何,这字不错,很是有番功力。”
有人看长度,说“这也妄称第一,他以为他是李太白白乐天。”
“酒醉浔阳楼,歌唱桃花庵,怕是首童谣。”
有人念了前面四句,一堆人起哄。
“这能叫诗,起承转合在哪,平仄对照在哪,用词乱七八糟。”
“正是,四句出现四个桃花,狗屁不通。”
“连童谣都不如,我家下人唱的顺口溜而已。”
“哈哈哈,说的正是,继续念。”
听完一遍后,有人大笑。
“果然是疯子所作,众人笑他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有人却在沉思,跟着默默念。
有人愤怒起来,“这种顺口溜也敢称第一,涂了它!”
掌柜的跑得慢了些,已经有人拿着毛笔在上面瞎画,将原诗抹得面目全非。
他心想收了黄文炳五十两银子,这下可好,怎么交代,一时头疼不已。
黄文炳那人可不是个好说话的,出名的刁钻刻薄。
有人突然惊呼起来,“下面有落款,还是个官员。”
当时黄文炳写的时候没想到诗这么长,地方不够,于是落款就写的小,一时没被人注意。
“什么人如此大胆!”
“就算是官,也不能如此侮辱诗词。”
“先不要涂,看清再说。”
有人拿着凳子过去仔细辨认,念道“大宋国家炼金术师,凝神殿校籍,朝请郎守道录太虚郎,特授兵马指挥使,老九门天下行走,林乱。”
这一串称呼下来,众人面面相觑,有些不认识。
什么国家炼金术师,什么老九门天下行走,加上林乱的名字也是。
但是官职还是知道,七品的朝请郎,而且有道阶。
又有人说“下面还有,林真人酒醉而歌,江州黄文炳代为手书于宣和二年春。”
“是无为军的黄蜂刺,这林乱肯定是他的上官,你等乱涂,小心吃鳖。”
“读书人的事,叫什么乱涂。”
说是这样说,刚才拿着毛笔涂抹的几个人都下来。
看到有来头后,这些人稍微安静些。
有人说“小生觉得这诗还可以,朗朗上口意境释然。”
“莫不是见到有官职改口,真是墙头草。”
“非也非也,小生是就事论事。”
掌柜的赶忙过来,求他们谁能模仿黄文炳的字,赶紧写到一张纸上,重新贴回去。
这事私下说还可以,出点钱肯定有人做。
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众文人纷纷表示不屑。
“无论如何,此诗当不得第一。”
“不错,我等不如写个几首,把它比下去。”
浔阳楼的这首诗非常简单,已经有人记下,反复诵读之后不明觉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