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二二 诏狱里的熟人(3 / 4)

声怒骂的家伙无论声音还是样貌都很是熟悉,竟是那日在咸阳一带同在一个茶铺喝茶,并在红阳教讲经会上见过的一人,正是那个名叫阿武的家伙。

“这人硬气的很,叫什么名字?”林君弘问道。

当值的官员回答道“并不知道其真实姓名,其身份牌上写作张经武,表面上是负责维护浮桥的工匠,但问过其他人,都不认识他,只说当日是临时帮工的,此人一口福建口音,户籍却是陕西的,而且与旁人惧怕我等不同,这人倒是硬气,若说擒获的案犯中,此人可以说最像贼人的,可是用尽了刑罚也是不承认不招供,也就僵在这里了。”

“如此血性男儿,也能称得一声大丈夫了,大丈夫素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想来这个名字多半是真的。”林君弘赞道。

那官员可不是好糊弄的,问道“殿下识得此人?”

林君弘笑着看了他一眼,微微摇头,选择离开,但心里已经笃定,那日在咸阳遇见的三人,定然与潼关袭驾案有关,他不禁有些后悔,仅凭对那姑娘仗义执言的好感就没有让人查问,实在不该。

“本王怎么会识得这等乡野粗鄙!人见过了,本王也算了了一桩心事,也就该回宫了,三皇子也在车上等着呢。”林君弘不咸不淡的扔下一句话,甩了甩袖子离开了。

林君弘进得宫中,不用通报便直接到了御书房,皇帝与太子正一起处理政务,都是由太子李君华先看过奏章,分出轻重缓急,再递到御前,而一些礼乐祭祀之类的礼节事务,是李明勋最不愿意管的,直接让太子处置了,太子自定西征之事起参政,已有年余,又是也会亲笔批复,父子二人配合娴熟相得益彰。

“你小子得十几天没进宫了吧,忙活什么呢?”李明勋见林君弘来,放下手里的奏章,问道。

林君弘道“前些时日是忙活学堂毕业的事,昨个儿是泰西各国领事贺臣西征凯旋的酒宴,臣便带着君威去了。”

李明勋勾了勾手指,示意林君弘靠近一些,待林君弘到了近前,他问道“毕业晚会上有没有舍不得的姑娘呀?”

“您这是听谁嚼舌根,没那回事。”林君弘正色道。

李明勋无奈摇头“真没出息,那学堂上了四五年,都没有姑娘喜欢你!哎,你娘昨还跟皇后念叨,说你十五了,马上成年了,给你找个王妃呢,我本以为你在学堂得有所斩获呢。”

“皇上,我才十五啊。”林君弘连忙求饶。

“行行行,不催你,不过那个迪丽古丽好像和你差不多大,你作为西征主帅也算是对她有复国救父之恩,我可是听太子说,出征的时候,人家还送你了,还为你哭了来着,怎么样,有没有感觉,这就不就是干爹一句话的事儿嘛。”李明勋眉毛挑动着,八卦之魂全部爆发。

“没有没有,皇上可不要乱点鸳鸯谱。”林君弘连忙说道。

逗了逗自己的干儿子,李明勋感觉颇为无趣,叹息说道“你和君华一起长大,都是一个性子,说你们少年老成吧,偏生对姑娘不上心,都这个年龄了,都没个姑娘喜欢,自己也不去追求,你们也学学老三,毛儿都没长齐整呢,说起追求姑娘是头头是道的,老大在昆明我插不上手,你们两个再不争气,我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孙子呢?”

林君弘顿时脸黑,在这个问题上,他确实不如李君威,就拿昨晚来说,说是代表皇室参加酒宴,其实就是去看大波妹去的,一场酒宴下来,眼睛就没闲着,那是真上心了。

见皇帝不依不饶,林君弘连忙转移话题,说道“皇上,我今儿去安全局总衙,在潼关捉来的人里看到一个熟人。”

林君弘一五一十的把那日在韩氏父女三人的事情说了一遍,李明勋道“有意思,你微服的时候遇到了要杀你的人,他们却没认出你来。”

“皇上,我求何长官在安全局谋了个差,您看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