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听起来就很低端(3 / 5)

狩猎好莱坞 贾思特杜 2868 字 4个月前

于中国内地电影行业的影院联网和院线改革事宜。

前些日子还在中国时,陈晴就提过,那边可能趁着他人在大陆时推出相关文件,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些年最严重的一次‘维斯特洛效应’发生,导致西蒙不得不离开亚洲,随后的周五,中国广电部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影行业院线机制改革和影院计算机售票联网的指导意见》政策文件。

文件的核心只有两条,中国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影院,必须在1997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院线组建,同时实现计算机联网售票。对于到期未完成改革的影院,作为惩罚,从1998年开始,将不再提供引进片拷贝。

没错,惩罚条件是不再提供引进片拷贝。

看似有些古怪,实际上也是无奈。

主要是地方上如果坚持不进行整改,因为各省都有自己的制片公司,其他省份制片厂又能提供片源,还涉及到诸多影视从业者的饭碗,广电部也很难做出太强制性的惩罚。

然而,进口引进片,现阶段只有同样正在进行整合的中影集团能够提供,又是广电部能够控制的。而且,虽然每年只有十部,但近些年进口片在国内电影市场上却占有很大份额,因此,如果面临这项惩罚,中国各地经营状况本就不好的很多影院根本无法承受,只能进行改革。

说起来,曾经的中国,直到2003年才彻底完成了院线制改革。这一次,不可否认,确实是在西蒙的不断发力下,整整提前了六年时间。

不过,之所以能够成功,还是因为这些改变并没有触及中国影视文化领域的某些敏感问题,比如审查或分级之类,而仅仅只是经济层面的产业结构本身的改变。中国那边,做出这些改变之后,该拍什么类型的电影,电影如何审核,想要上映如何整改,乃至哪些片子不能上映,依旧完全是自己说了算。

至于涉及到维斯特洛体系更密切利益的提高引进片配额之类,西蒙当初都提也不提。

因为很清楚,WTO之前,注定徒劳。

因此没必要做无用功,还会让双方都不愉快。

曾经的历史上,2003年,中国票房最高的影片《手机》也只有5300万票房,全年没有一部破亿电影,而2004年,全部完成院线制改革之后,只是一年就冒出了《功夫》、《十面埋伏》和《天下无贼》三部破亿大片,这其实就是产业规范化之后的力量。

继续阅读

影院想要偷瞒票房或许不容易了,但,稍微有些脑子的人都应该明白,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西蒙只是和陈晴聊了聊锦书院线。

第二批分布在中国各地核心城市的20家旗舰影院明后两年陆续落成之后,算上最初的两家,基本可以组成一条全国性院线。当然,限于中国的行业法规,还是只能与中影合作。

再然后,就是第二件事。

“我今天白天刚刚参加过邮电部的会议,最新决议是,中国电信将进行再一次剥离整合。首先,以中国电信的香港分公司作为依托,成立中国移动,主营移动通信业务。剩余的中国电信,将再次剥离出固定电话业务,组成全新的中国电信公司,运作模式将类似于移动,先在香港成立分公司,然后通过融资将各省资产分批置入。不过,这次的中国电信,在固话业务基础上,将主要大力发展网络宽带业务,而且并不急于上市,而是先进行一次私募融资。另外,在我们的美国在线和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之外,还会引入一批香港投资者,融资规模提升到30亿美元。”

书房内。

西蒙听陈晴大致介绍完,对于突然多出了一批香港投资者丝毫不感到意外。

当前局面下,这一招也算一举多得。

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