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目的就是脱离尘世的罪恶的‘人间之城’,进入幸福的‘上帝之城’”。
讲到这里,他向同学们扫去一眼,看着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他喜欢这种专注的目光。最后,他又把目光停在了那位心爱的女孩的脸上。啊,他不由地在心里惊叹着多么美丽,多么动人的容貌!简直就是上帝赐予这个星球的最完美的女性!他感觉心头颤动,喉咙干渴,觉得有点讲不下去了。可是,当他看到她正在用那种如饥似渴和急不可待的表情在等待着他的讲授,他又口若悬河地讲了起来。
“奥古斯丁认为,推动人类行动的力量不是理性,而是爱。他所的爱有两种,一种是对自己的爱,即自爱,这种爱使人自私、骄傲、堕落,远离上帝而铸成罪恶;另一种是对上帝的爱,即仁爱,它使人慈善、谦卑、顺从,并不断接近上帝,达到至善。因此,对上帝的爱是道德的最高原则,热爱上帝是最高的美德,其他一切德性如果不是充满对上帝的爱,就没有任何价值。”
讲到这里,他开始用解释的口吻,“人由于原罪而丧失了自由,但由于上帝的仁慈,人又有了上帝赋予的意志自由,所以人就有了选择善恶的意愿和能力,而且只要人意愿去做,他就有能力做到择善祛恶。在奥古斯丁看来,能力和意愿也是一致的,意愿即是意志,即是行动。奥古斯丁特别强调个人的内心斗争和良心的作用。他认为,只有‘我和我自己斗争’的内心风暴,才能把自己裸地暴露在上帝面前,通过忏悔和反省,接受良心的谴责,惩罚自己的罪恶;只有‘我与我的决斗’,才能克制使人堕落的,挣脱束缚意志的铁链,净化灵魂的自我,做到安贫、温良、哀痛、饥渴慕义、慈惠待人、纯洁、和平。”
当他讲完课,同学们的掌声经久不息。他向同学们颔致意,表示感谢。然后,匆匆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喝了一杯白葡萄酒,准备再上第二节课。但是,一种莫明的感觉突然涌入他的心中。他有些不想去上课了。了也怪,刚才他还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推崇,可现在怎么会有这种厌烦的情绪?这可跟他过去一上到讲台就兴奋的心情太不一样了。这到底是怎么了?他让自己的心慢慢地静了下来,才沮丧地感觉到那个聪颖美丽的女神不会再在他的第二节课中出现了,因为她已经上完课回家了。他现在已经习惯了她出现在他的课堂中,因为他所有的课都是给她一人在讲,她不在了,他的讲授还有意义吗?